“你不是说,她是只鬼魂儿么?”小豆子记得牢:“她为什么要鞋?”
各人见小豆子不晓得,便七嘴巴舌地逞能,勿要把这传奇,好好说一遍。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皇帝敛尽了城里的铜钱,强迫所有铜匠为他铸一口最巨大的铜钟,一回两回都不成功,铜匠几乎被他杀光了。”
“有一个老铜匠,用尽方法一样不成,便与女儿抱头痛哭,说他也快被皇帝杀头了。”
“这姑娘一定要到熔炉旁边看,就在最后一炉桐汁熔成了,一跳跳进里头去。”
“就像我们练旋子一样,一跳——”一个小师哥还赤身示范起来,谁知失足滑了一交。大伙笑起来,再往下说。
“老父亲急了,想救她,已经来不及,一把只抓住她一只鞋。”
“铜种铸好了,就是现在鼓楼后钟楼前的那一口。晚上撞钟报更时,都听到她来要鞋的。”
小豆子很害怕。
“你怎不晓得铸钟娘娘的故事?”小石头问。“你娘没跟你说?”
小三子最看不过,撇撇嘴:“也许你娘也不晓得。”
“不!”小豆子分辨,也护着娘:“她晓得。她说过了,我记不住。”
“你娘根本不晓得。”
“你娘才没说过呢!”
小豆子于此关头,没来由的憎恨这侮辱他娘的小师哥。
“算啦别吵啦,”小石头道:“我们不是听娘说的,是拉胡琴的丁二叔说的。”
“呀——”小豆子忽地张惶起来:“丁二叔,哎!明儿得唱了。”
他心神回来了,也不跟人胡扯了,赶忙背着戏文:“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
小石头木勺的水迎头浇下。
“又岔到边里去了。是‘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
几个孩子架着脏兮兮的小癞子进来,把他像木偶傀儡一样扔到水里去,溅起水花。
小癞子只一壁叼叼不清,成为习惯。
“别逗了,烦死了。反正我活不长啦,我得死了。哎哟,谁踩着我啦?——”
四下喧闹不堪,只有小豆子,念着明儿的“分行”,不安得很。
小石头鼓励他:“来,再背。就想着自己是个女的。”
小豆子坚决地:“好!就想着,我小豆子,是个女的。‘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
师兄弟们全没操那份心。他们只是嘻玩着,舒服而且舒坦。又爱打量人家的“鸡鸡”。“唉,你的鸡鸡怎么是弯的?”
一个也全无机心,拿自己的话儿跟人一比:“咦?你这比我小!”
一块成长,身体没有秘密。只有小豆子,他羞怯地半侧着身子,就叼念着,自己是个女的。
断指的伤口全好了。只余一个小小的疤。春梦快将无痕。
这天是“分行”的日子。
孩子们穿好衣服,束好腰带,自个伸手踢脚喊嗓,之后,一字排开。
眼前几个人呢。除开关师傅,还有上回那师大爷,拉胡琴的歪鼻子丁二叔。大人们坐好了,一壁考试一壁掂量。
就像买猪肉,挑肥拣瘦。
先看脸盘,眉目。挑好样的生。
“过来,”关师傅喊小石头:“起霸看看。”
小石头起霸,唱几句“散板”:“乌骓它竟知大事去矣,因此上在檐下,咆哮声嘶!”
轮到下一个,气有点不足,可很文,也能唱小生。又到下一个“这个长得丑。”
“花脸倒是看不出。”关师傅护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