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红楼我是贾琏TXT百度 > 第722章 底层逻辑不同(第2页)

第722章 底层逻辑不同(第2页)

这些国家终于看到了摆脱奥斯曼统治的曙光。

这个事件就这么诡异,所有人都很开心,都觉得是好事。

这种事情大概就只能发生在奥斯曼帝国的身上了。

奥斯曼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其中新式的巡洋舰的弹药,从此是打一发少一发,海军都不敢做射击训练了。

英国的地中海舰队,重新找回了无敌的自信。

但是英国高层无一不充满了焦虑,凭借海军立国的英国,怎么会不知道这次海战的意义呢?

那可是3对24,这次战斗之后,英国所有的海军战舰,在换装新式火炮之前,面对中国海军已经毫无威胁。

这一次初登基的女王都拿出了私房钱十万英镑,捐给阿姆斯特朗兵工厂,要求他们为了大英的荣光,一定要造出媲美中国海军舰炮的火炮。

当然这仅仅是想一想,一时半会阿姆斯特朗兵工厂也毫无头绪。从发射药到高爆弹的装药,这些都没有任何头绪。

更不要说,这次海战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功劳并非所谓的高爆弹,而是一种弹头装填了苦味酸的炮弹,这是一种实验性的炮弹。

其燃烧属性,在海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直接导致木制战舰只要中一发,火势就很难扑灭。

欧洲各国除了英法之外的国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东方,如果说此前的留学行为更多的是官方在推动,现在就是自发的留学热潮。

无数野心勃勃的年轻人,来到巴黎和伦敦的公使馆,办理留学签证。

这一年前往东方留学的学生,超过了五千人。

但是中央帝国的策略也在变化,京城等大学不再直接收留学生,而是各所大学在广州成立预科班。

所有留学生都要从预科班成绩合格之后,才能前往内地继续深造。

通过这一方式的筛选,尽量避免浑水摸鱼的留学生进来。

有趣的是来到东方的欧洲留学生,无论能否通过预科班的考试,绝大多数人都选择继续留在广州。

说起来这个筛选制度,却没有引起欧洲留学生太大的反弹,反倒是颇受欢迎。因为真正成绩优异者,可以拿到一笔奖学金。

这笔奖学金可以涵盖未来四年学习的所有生活费用,并且是定期发放。

成绩优秀家境一般的学生,对此制度简直要鼓掌叫好了。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还有一些人是可以直接入学的。

这些可以免试入学的学生,无一不是家族背景深厚,地位显赫。不过他们读的不是京城大学之类的名校,而是一所专门为番邦开设的学校。

在这所外藩大学内,学生们数理化的课业不重,更多的是学习儒家思想。

真正的学术精英,考试成绩优异者,读的则是京城大学,五道口理工大学这一类顶尖的大学。

如今的中央帝国,因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才的缺口巨大,不单单是京城开设了大学,沿海各省饿都开设了大学培养人才。

至于诸多的内地省份,因为财力限制,只有官方拨款建的专科大学,教学内容也都是官方根据需求开设的科目。

这一类专科大学,多以农学为主。

如今的科举也变质了,即便中了举人,才能进大学读书。大学毕业后,还要参加一次考试,成绩优异者才能获得进士的资格。

贾琏执政的第十五年,正式取消了对举人直接做官的资格,举人想要做官,也要参加考试,成绩优异者,才能成为九品官。同时也取消了进士直接做七品官的资格,而是从八品做起。这一举措意外的没有遭到太大的反弹,可见民间风气的变化之大。

同样是这一年,皇帝宣布永久性的结束捐官制度。以前的捐官也不再实授。荫官则不再授实缺。

这一政策倒是引起了不小的反弹,可谓是朝野震动。但是内阁很稳健,并且严令全国,凡官员不可置喙此事,否则视作渎职。

做官的谁家没有一两个不正齐的子孙呢?现在这条路被皇帝断了,能不着急么?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