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主沉默,云初怔住了。
“五百贯?!”
摊主微笑,点头,“小娘子,可听过苏学士的诗,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玄凤。”
云初尴尬的笑笑,五百贯一只的小雀,用蜜渍的小米和甘蔗喂养,按重量而言,真是
贵于黄金,她还没那么富裕。
四处看了看,最后眼光停留在一对奇怪的鸟身上,像鸡和鹧鸪的结合体,体型比鸡小一些,但是比鹧鸪大,羽毛棕灰色,眼部栗红色,喉咙部位一黑一白。
摊主笑着道:“这是花尾榛鸡,生长在辽国的长春州密林内。”
云初见它们体型也不大,做肉鸡好像稍微瘦了一点,做观赏鸟类,又没有别的鸟类那么好看,也不像是会唱歌学舌的样子。
那两只榛鸡,一雄一雌,时不时翻着栗红色眼睑,没啥精气神,感觉快要不行了。
估计来买珍禽的人,都没看中它们,导致一直没卖出去。
她是来找白凤乌鸡的,滋补胜甲鱼,下的蛋也好吃。强身健骨,又滋阴补气血,尤其是乌鸡汤,食疗功效明显。
最适合给家人每天煮一个鸡蛋,隔一阵子,再喝一顿鸡汤。
挑选了一公两母,三只乌鸡,跟摊主讲价后,母乌鸡三百五十文一只,公乌鸡三百文。
摊主很热情的想把两只榛鸡推销给云初一起带走,甩卖价,两只五百文,附赠两个大鸡笼。云初想想,也行,省的买鸡笼了,先养养看吧,万一下蛋好吃呢。
跟摊主讲好,等她从寺内逛一圈回来,再取鸡,先付定钱一百文。
资圣门前,各地已经卸任的官员在售卖土特产、香药、药材等。
云初喜欢这个地方,搞不好有惊喜,这些从各地退休的老干部们,总是会带一些奇奇怪怪的种子、土特产,还有带花卉苗木的。
她在曾经出访辽国的大使摊子闲聊,看到了东北野山参,最难得的是,竟然还有野山参种子售卖。
看中了种子,但不想要野山参,这一支有十根根须。按照市场价格,每两一贯五百文。
犹豫着怎么开口买人参种子,摊主其实早已看出,“种子可以单独卖,这一包,里面只有两百粒,十文一粒。”
买!反正她可以种很多出来。
大佛殿前边,王道人蜜饯摊,挤满了买蜜果的人,云初欢欢喜喜跑去凑热闹。
上辈子天天吃药,嘴里都是苦味,这辈子要天天吃蜜果,酸酸甜甜,有嚼劲,梅子姜、狮子糖、糖脆李、间道糖荔枝,整整四大包。
汴京有不少素菜馆,叫“素分茶”,甚至大相国寺种的寺院斋食也很有名气,有很多佛教徒,只爱素食,很多宋人对采集野菜有着浓厚的兴趣,吃完还写各种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