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慢慢走过去,见文天祥在重新誊写那一首《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国事不济,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向南恸哭,为之诗》。
他的眼神寂静而哀伤,一笔一画,浸透了痛悼故国的沧桑。
“再等一会。”
文天祥见到自己案前投落了一片阴影,当作是张弘范派人来杀自己。
他头也不抬,冷冷道:“写完这些绝命辞,便可以上路。”
可下一瞬,有一缕碎玉新雪般的泪痕自空中坠落,滴落在抄诗的纸上。
文天祥错愕地看去:“你……”
“文山先生,我……”
于谦抬手一抹,发现自己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脸上居然满是泪水。
他本是一个从容冷静,视刀剑如等闲的人。
从前经历了那么多的生死辗转,风霜历练,也只觉得不过如此。
不过是受冤含屈投入死牢,不过是国家危难一力擎天,即便见到了自己未来的结局,也不过是淡然付之一笑。
谋国而不谋己,惜苍生而不惜我身。
——不过,如此而已。
唯独在此刻,于谦看着眼前人,忽而觉得有一种情绪在翻涌,无法抑制。
这世上,确然有一种热血的震荡、丹心的映照、不灭的星火,是可以跨越时空,形成千古共鸣的。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浩然永存,正气长歌。
文天祥看着他,渐渐地,似乎明白了什么。
他从眼前人身上,感觉到了一种和自己颇为相似的风骨。
“莫哭”,他神色温和起来。
一只手轻轻握住了他冰冷如霜玉的指尖。
于谦决然说:“先生,我来带您走。”
【作者有话说】
好耶,少保这波追星成功,和文山先生见面了,我最喜欢的两个人,他们都有那么——————那么————那么好(。)
下章就要入V了,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陪伴,本文写得真的超开心耶,纯纯冷门题材自娱自乐之作,主打一个把喜欢的人物吹上天,挽回所有的遗憾意难平。
我个人是格外敬仰这些“生于末世运偏消”、“运去英雄不自由”、“虽千万人吾往矣,明知不可而为之”的悲剧英杰们,真的是太意难平了,每次看史书都觉得命运好残忍,不肯成全(。)
有人问为什么把文山先生写得这么好看呢,因为他,本来就是很好看的大美人:XD
《宋史》:“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
《文文山画像赞》:“乃温其如玉焉,然其栗而廉者,不可掩也“
邓光荐(文山的知音和发小,绝对的第一手资料):“目煌煌兮疏星晓寒”
邓光荐:”高明俊朗,英悟不凡“
还是光荐:“南北无不想见其风采,故军日败,国日蹙,西自远归附者日众。趋之者亡家沉族,折首而不悔,虽缘人心思向中国,未必赵氏,亦由天祥之神气意度足以兴动悟之也”
这句话大致就是说,南北之人争相目睹文山先生风采,即便情势直转而下,还有许多自远道而来归附,折首不悔,并不一定是心向赵宋,而是被他的风度所吸引服众的缘故。
这是何等惊艳的风采,就是说,俺也想看(。)
《文丞相传》:“清姿隽爽,目光如电”
《庐陵富田文文山先生画像记》:“布巾素衣,丰神朗逸”
所以综上所述,文山先生大概就是一个眉目俊秀(“秀眉而长目”)、白皙且温润如玉(”美皙如玉“、”温其如玉焉“)、眼睛很漂亮(”疏星晓寒“!!)、气质清新温和凛冽(”清姿隽爽,目光如电“),并且十分风华绝代、很有感染力、而且还有一大群来自四面八方粉丝(”南北无不想见其风采“)的————超级大美人。
悬瓠月落城上墙,天子死不为降王————杨果《羽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