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真的怀着一腔赤诚希望与年少热血,认为元朝一统天下后,汉人都会迎来更好的生活,并且愿意燃烧自己,去达成这个目标。
张珪后来,也确实按照这条路走完了一生。
于谦:“……”
说到底,还是因为之前的宋廷,军事上确实太拉垮了。
如果北伐能成功,在一百年前就打回江北,收复河朔失地,哪有后来这么多事。
指不定大元名相张珪,就变成了大宋社稷臣呢。
他不再理会张珪,拿回本子,继续给张世杰写传。
张珪一眼望见,他赫然写了这么一行字:“先太傅越国公世杰,年少英毅勇决,于沧海横流间,明悟人生之临歧转折,弃暗投明,千里渡江,不失故地燕赵慷慨之风。”
张珪:“……”
弃暗投明?
你搁这儿内涵谁呢?!
更让他生气的是,邓剡看了于谦的写作之后,居然对其行文大加赞赏,并表示张珪可以多向他学习学习。
张珪:哼。
他闷闷不乐地应了,心中暗自磨刀。
都怪这个于谦,他不再是老师最宠的崽了!
此刻,门口恰好传来了敲门声。
“进来”,张珪精神一振,想看看这个让老师牵怀挂念的张千载,究竟是什么人。
一定是一位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标准的江南文人雅士吧。
于谦也设想了一下。
按照张千载的事迹来看,此人背负先生的遗骨千里归乡,可谓义薄云天,一定是个潇洒如风,十步杀一人,慷慨不留行的英气豪侠吧。
侍卫带着一人入内。
于谦抬眸看去。
张千载衣衫灿灿,十分富贵,身高八尺,面目黢黑,体型更是极端魁梧,仿佛随时能撸起袖子,对人施以正义的铁拳!
侍卫将他带入门中后,张千载熟练地反身掏出几张银票,折叠好,塞入对方袖中,安放妥帖。
一套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丝毫没有给人以抵抗的机会。
侍卫喜提一笔意外之财:“!多谢!”
张千载跨入门中,众人只觉得眼前忽而一亮,明光大作。
他大包小包,少说也提了十余件名贵礼品,无不是珠玉琳琅、珍稀灵宝之物,粲粲的华光霎时间照亮了整个室内。
“区区一点薄礼,不成敬意。”
于谦:“……”
邓剡:“……”
张珪:“……”
这人究竟怎么跟他老师交上朋友的,难道靠钞能力吗?
【作者有话说】
于谦:每日一个赞美先生小技巧,今天是“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我真的好喜欢这句诗!)
还是于谦(对着张千载指指点点):逃亡计划的赞助商来了,大伙就等你掏钱了。jpg
张千载(豪气一挥手):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