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格格党 > 第60章(第6页)

第60章(第6页)

这是军事上的。

最重要的变革还是帝国体制的变革,基本全然复刻了刘裕的义熙改革,直接就是武将上位,全盘采用了战时的军事帝国体制,凡大宋国境之内,全员皆兵。

当然,这个兵不是完全的战士,而是遇见战事就冲锋打仗,闲时便务农归耕,分成若干批倒来倒去。

发檄文传遍天下,号召江南江北各地的战争难民们回归故乡,一面受训成为民兵,一面可以向国家领取土地,鼓励大力开耕先前因为战乱而荒废掉的农田。

如此这般,所有士兵都被分为若干批次,轮流从戎或务农,长期下来,便可以确保地无闲地,人亦无闲人。

对于某些山长路远、因为种种客观原因,实在是无法回家的流民们,刘宋朝廷对他们进行了统一调配,迁往最近的芜城进行安置,一同建设新城。

其中最热闹的还是扬州、建康一带,不仅因为这里本来就是岳家军治下,恢复的时期最早,所受的创伤也相对较小。

同时也因为,刘宋帝国的第一场科举就在这里举办。

祥兴二年,文天祥担任主考官,在南都扬州开科取士,试题相当灵活,非但文物并济,就连科学创新也放上去了不少(感谢郑成功和新宋帝国的贡献!),而且采取了笔试+口试面谈的形式(感谢王莽的大力提倡!)。

所谓面谈,就是有一批刘宋高官组成的团队,包括但不限于张世杰、陆秀夫、苏刘义等人,甚至还有来自民间的代表谢翱,以及若干的小学科代表,诸如大医师罗知悌等人。

这么多人的团队,对笔试优胜者进行沟通交流与重重盘问。

在座的各位都是大佬,一来考察心理素质,二来追寻应变能力,三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是否符合刘宋帝国的选人标准。

可不能搞的像从前南宋许多人一样,除了会背四书五经、精研程朱理学以外,一无是处!

最后一关依然是殿试。

鉴于小皇帝赵昺依旧懵懵懂懂,所以由右丞相陆秀夫代劳,进行对于科举榜单排名的最后敲定。

如此科举之法一经敲定,天下大为哗然。

那些从前的既得利益者最为恼怒,这么多的人都成为了面试官,而且每个人的权重都是相通的,这就意味着无法再对科举结果进行暗箱操作。

什么父子一门四进士的神话,虽然也有可能继续有,却很难再单纯地靠家庭相传的教育来实现了。

天下的普通百姓却大为欢喜,见到了一条能够打破从前的桎梏,从底层上升的途径。

虽然有许多人还心怀疑虑,但第一年参加科举的人数就超过了五万。这在大灾难过后人数锐减的江南地区,已经算是一个奇迹了。

科举带动了无数周边行业的发展,创造出无数的岗位,让扬州一跃成为了整个江南地区最人声鼎沸的城池。

就在文天祥等人在后方发展民生、大搞文教的时候,岳飞又开始了他充满想象力的征途。

这一次,面对严阵以待的蒙元大军,他没有如往常一样继续四处奔走,在防线上抓住一点搞游击战。

而是直接一路向北,绕过了若干的重镇城池,跨过了一座又一座山,翻阅了一条又一条河流,奔袭千万里,直接以势不可挡之态,袭向了……蒙元王朝的大后方。

也就是蒙古人的上都!

这时候,元人的大军分为三部分,一部分在江南拼命捣乱,一部分在北方围剿岳飞,还有一部分在镇守大都。

在上都这座旧城留下的人力,其实已经相当稀少了。忽必烈迁都从这里离开,就是觉得位置太偏僻,想要往南一点,方便更好地统治中原。

所以上都这里的一切设施自然是比不上大都的,毕竟不能让蒙古贵族们觉得身后有退路,随时都想着回头嘛。

但是,有很大一部分蒙古人的亲眷故友,甚至中宫皇后,全都留在了上都。

上都的防御外城呈正方形,相当规整,这也导致它没有什么亮点,很容易被奇兵击破。岳飞的军队势如破竹,顺顺当当地打入了上都。

由于他只在开封留下了少数兵力,很不幸,开封这时候被阿术大军又收复了。

阿术的捷报传到了忽必烈的案头,忽必烈龙颜大悦,正要对阿术进行重赏,忽见外面有一人如着火一般疯狂窜入宫殿内,扯着嗓子高叫:

“报——”

“宋贼已经攻占上都,扫平全城,留在那里的太后、皇后、一干宗王,还有我军将士的亲属们都被悉数抓捕,没有一个逃脱!”

“眼下许多将领都提议去和宋贼谈判,先花钱割地把人赎出来,这是他们的联名上书!”

忽必烈:“……”

这就被人一窝端了老巢?

天幕前的观众们:“……”

岳王这一手,我们愿称之为史诗级偷家!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