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方洲抬起眼睛,两双描摹着胭脂的眼睛安静对视,胜过了万语千言。
“那时我也回答不来——但是现在,我的若儿应当已经知晓了。”柳方洲说。
一切的答案都在时间里慢慢得到了回答。就连王玉青曾经冷笑着问过柳方洲的问题——他的家族是否会因为他贪恋男子而蒙羞,柳方洲都在无意中得到了答案。
那是柳方平在阅读战前的报刊杂志时,无意间在《新世界》上读到的文章,落款是“梅”。
题目是《写给我的弟弟兰君》。
弟弟兰君,脾气秉性与我都不相同。他酷爱京戏,哭闹的时候,家里的老仆就会放唱片给他听,很是有趣。父亲总说他有预想,兰君会作出和我们家全然不同、却一样值得骄傲的事。
兰君长大会如何呢?我总会想。不管是参军还是学习,或者投身市井,以他的聪慧善良,在这全新的世界,总会有更有趣的际遇罢?
亲爱的弟弟!快快长大,不管你做什么事、爱什么人,这无限的世界,总会为你和你的爱人让出路来,我诚挚地相信着你!
京城,与他们离开时的破败委顿全然不同,如今呈现出了一副全新的面貌。
庆昌班在大焕舞台连演七天,场场火热,又加演了两天两场,挑班名角额外加演《牡丹亭游园惊梦》,这才重新北上进发,也在沪城留下了庆昌班“不留好戏不出沪”的美谈。
“我们还再回之前的庆昌班去吗?”李叶儿看了眼车窗外嘈杂的人群,偏过头问,“玉青师父那时候铁心卖掉……”
“自然不是。”柳方洲微笑着回答,“我们如今要去——户部街。”
新政府入京之后,京城面貌为之一新,柳氏当年的冤案也在柳方洲的举证上诉之下得以平反。地产接转,户部街曾经的总督府仍然物归原主,钥匙还回了柳方洲手上。
齐善文等人消息全无,柳方洲和柳方平都只说着暂待来日。等他们走漏音信时自然逃不掉追捕,而剩下的人也不会再把自己困在噩梦里。
时代向前,他们庆昌班也要整合改组。从旧戏班到新戏院,柳方洲对未来仍然有得是信心——毕竟他们都还在这里。项正典也在,谁都不会忘记东福门外他们的大师兄,他从来都没有离开。
“再往前走两步,就到泰兴胡同了。”李叶儿捋了捋自己的辫子,“要不然,让司机师傅回头转过路口吧。”
“无论如何,或许可以回去转一转。”杜若留意到了李叶儿的心思,“我们都惦记着那里,总该回头。”
是啊,总该回头。
泰兴胡同小小的院子里荒草丛生,那半棵杏树只在春天萌发了半边小叶,也不再是学徒们练功时靠着压腿或歇息的好去处了。
“哪里都还和从前一样呢,就是没人在这里住着了。”道琴前后跑着看了看,“没人住着,这墙边也不见有季鸟儿了。”
“是谁又要逮季鸟儿玩?这么大了还是聒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