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一次送十张,直接送完五万字都可以。
这日一大早,一些喜欢买报纸看的人,又去了报摊选购报纸。
一个衣着富贵的年轻人站在报摊前,开始看各个报纸的头版。
《申报》真要说的话,是一份商业报纸,以追求盈利为目标。
所以这报纸挺好看的,很多人来到报摊之后,第一反应就是拿这份报纸。
这个年轻人就伸手拿了一份。
《申报》已经买了,《新小说报》也可以来一份。
《穿成包身工》这部小说,越来越好看了,里面的未来世界非常有意思,曹可欣的创业史,也让人看得痛快。
而最后……
这人的目光落在《上海日报》上,纠结要不要买。
而这时,那个卖报的人开口:“今日《上海日报》特别厚,多送了三张报纸,特别划算。”
“多送三张?”这个年轻人被惊呆了。
卖报的人却认真点头:“对,多送三张,这报纸现在特别厚,买了也划算,报纸可是好东西,拿来糊墙再好不过,还能拿来包东西……”
这个年轻人一咬牙,到底还是买了一份《上海日报》。
其实他也想知道,莫斯科后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书写得是真好。
算了,他不想太多了,就当普通小说看。
他看的,只是俄国的未来。
想是这么想的,这个年轻人看完之后,心中却升起一股冲动。
大同世界啊!这是古往今来,多少人的追求?
而这时候,另一些人,却拿着《上海日报》,开始给那些穷人,普通人读。
他们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部小说。
他们想在别人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
孤儿院里,姚同丰就在给孤儿们读《梦游莫斯科》。
东兴曾经指责云景的事情,姚同丰没跟孤儿院的孩子们说,这些孩子也就不知道东兴和云景有矛盾。
他们只专心听《梦游莫斯科》。
听完,孩子们纷纷开口:“这书里的日子真好!”
“我也想过书里的日子。”
“要是能给我分地就好了,我想要一块地。”
……
江来听完道:“这书都是瞎说的,不可能有这样的好日子,那些有钱人肯定不乐意自己的钱被拿走,而且那些当官的,肯定会想办法捞钱……”
姚同丰听江来侃侃而谈,有些无奈。
看《梦游莫斯科》就知道,东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江来却非常现实。
不过再现实又如何?他能看出来,江来很喜欢这本书。
在底层挣扎过的人,谁不喜欢?
这里的孩子都一无所有,怎么可能不想过书里的生活?
这个世界要是真的像书里写得一样,这些孩子也不会成为孤儿。
第163章出售
上海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