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情,谭大盛掰开了揉碎了给谭峥泓讲。
来上海之前,谭峥泓从未听自己父亲说起过这些。
这段时间,他总觉得以前的自己,是井底之蛙。
听完,谭峥泓跟谭大盛说了自己想开砖瓦厂的事情。
谭大盛道:“你想开便去开。”
谭峥泓又笑着开始说好话,顺便跟谭大盛要了几个人。
他要做的事情也很多,办厂这件事,自然不可能亲力亲为。
正月初一下午,阿兰回了她工作的钱家。
正月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
桑钱氏一大早起来,就带着钱表姑的两个孩子,回娘家去了。
钱表姑没回去,现在孤儿院就她一个做饭的人,她要挣钱,今年就不回去了。
陆盈没有娘家能回,也就在家待着,顺便做针线活。
她已经攒下一些私房钱。
这些钱,并不如她以前的私房多,但因为这是自己挣到的,这些钱的存在,让她觉得很安心。
不过现在,她并不是在给兰心衣帽店做活儿,而是在做她自己的书包。
她已经给桑景丽做了一个。结果桑景云让她给桑景丽做榜样,和桑景丽一起学,她只能给自己也做一个书包。
陆盈这辈子,做过很多书包。
她未出嫁时,曾给自己的兄弟做书包,后来嫁了人,更是没少给子女做书包。
但这是她第一次给自己做书包。
想到这段时间,桑学文读给她听的《真假千金》,陆盈有种不一样的感觉。
她这么大年纪,也能去读书,也能学认字?
她能学会吗?
而在上海一些地方,很多人都在为要不要送女儿去读书这件事争吵。
阿兰工作的钱家是做生意的,家里有两个小姐。
钱家没让两位钱小姐去读书,但平日里并不禁止她们出门。
年前,这两位钱小姐每日都跟小伙伴一起去茶楼吃早饭,钱家人也没拦着。
结果今天,她们缠着父母,说想要去读书。
“你们两个女孩子,读什么书?再过几年,你们就能嫁人了!”钱父不赞同。
钱家二小姐道:“爹,别人能去读,我为什么不能去读?”
“那些人都是不安分的!”
“哪里不安分了,洪家小姐不也读过书?”
“她读书的时候年纪还小,现在早就不读了!”
……
钱二小姐和父亲越吵越厉害,突然,钱三小姐道:“爹,现在那些有本事的男人,都不愿意娶不识字的妻子,你让我们读书,我们能嫁得更好。”
钱老板面露迟疑,考虑过后,终于答应让两个女儿去读书。
等回到房间,钱二小姐就哭起来:“小妹,我们爹跟金老板一样,把我们当个物件,就想拿我们去换好处。”
钱三小姐才十二岁,表情却很成熟:“姐,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想办法过好自己的日子。我们多学点东西,这样就算以后遇到事情,也不用慌。”
钱二小姐闻言,点了点头。
租界,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对自己的女儿道:“媛儿,你若是实在不想上学,以后就不去了,左右那些字,你都已经认识。”
他几年前,将女儿送去学校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