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布没有办法解释,祂不能再多呆哪怕一秒,幸好这个年代的房屋设计讲究贯通,多数的房间都是开放空间,不止一扇门。
祂才能迅速从旁边的门离开——再不走,洛夫克拉夫特的肉体会崩溃。
莎布来去匆匆,克莱因刚煮好咖啡祂就回来了。
克莱因下意识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挂钟——才过去半小时。
离黄昏还有很长时间,现在是下午茶时间。这么快,莎布没回祂的星球,祂去了洛夫克拉夫特那里。克莱因迅速得出了结论。
看脸色不太好。克莱因于是聪明地没有多嘴问。
他转身,迅速打了份奶泡,然后把新学的卡布基诺放在圆桌上,莎布沉默地坐下,和他分享下午茶。
他们一个看报纸,一个神游天外,直到黄昏来临的时刻。
莎布突然开口了:“你们人类会出于什么样的理由爱?”
有点绕口,但是克莱因听懂了。
他想了想,解释道:“很多哲学家都定义过爱,对它的定义总是绕不开责任和奉献。从最原始的母爱,到对真理的追求,都有这两者参与。”
“母爱是奉献?”
“母爱是无私奉献。”
莎布常常能从和养子的跨物种交流中对人类这一低级生命有更清晰的认识。
可惜,并不包括这一次。
祂问错人了——并不是说克莱因完全不懂爱,毕竟他正狂爱着莎布。
而是恰好莎布问的,克莱因投其所好答的,是错误答案。
出身孤儿院的克莱因对母爱的理解很狭隘。
几乎所有的书本、主流媒体,甚至是孤儿院的工作人员们,他们出于世俗礼教告诉孩子们,母爱伟大,母亲天然就爱孩子。
可是不是这样的。
女性中有自由的灵魂,被强迫生下的孩子她们有权力不爱,甚至有权力憎恨,哪怕抛弃孩子又怎样?她们就是有权力最爱自己——一部分非家庭意外的孤儿就是这么出现在孤儿院的。
孩子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在孤儿院里,一定有概率是因为他们不被爱。
而看似正常的家庭里也会有孩子不被爱——母亲不爱孩子的概率小但是存在。
但几乎所有的孩子天然爱母亲。
羊水、奶水、呵护……得到过这些的孩子天然依赖母亲,哪怕是反社会人格在孩童阶段都会有母性依恋。
孤儿院里的孩子没有一个不想找到母亲、不想拥有家庭。
哪怕聪明如克莱因,因为莎布在他的人生中占据了“养母”的角色,哪怕并不认可莎布是母亲,他也在这层表面关系下狂爱祂。
连克莱因也没能跳脱出社会大环境下对母爱的笼统概括。
他给了莎布错误的答案。
“当然,还有很多爱——爱情也是非常重要的主题。”克莱因夹带私货并悄摸儿打补丁,“别的,例如朋友间的、亲人间的……我们更愿意称呼它们友情和亲情。”
“母爱是无私奉献。”莎布在重复他前面的话,“母亲应该对孩子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祂真的没有。
问题出在哪里了呢?莎布仔细回忆。
祂当然能感受到爱,祂的父神,是父亲也是母亲的阿撒托斯宠爱祂,超过几乎宇宙中的一切。
阿撒托斯容许祂在祂头上撒野,小时候祂能从阿撒托斯那里得到所有想要的,阿撒托斯对祂的爱,不光没在无名之雾和奈亚拉托提普诞生后减少,反而更多。
莎布有阿撒托斯所有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