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塔以及各种攻城器的轮轴开始转动,带著腥味的风里,只有一个声音在迴荡:
“这是罗马帝国的荣耀!”
“前进!前进!前进!”
“杀!杀!杀!”
君士坦丁的紫披风再次出现,他在攻城塔顶端直指城墙,隨后信號旗猛然落下!
“放!”
隨著军团首席百夫长的一声怒吼!
所有的野驴式投石机同时发力,石弹呼啸著砸向科隆城墙!
这些石弹並非直击科隆城墙,科隆在成为罗马帝国的边境主要城市之后对城墙进行过加固。
此时的科隆城墙有8米高,厚度也有接近3米,所以直接攻击城墙是没有意义的。
这些石弹精准砸向城头的投石器以及弩炮,这些防御设备应声垮塌,木屑混著蛮族士兵的碎骨四处飞溅。
“第一个登城者,赏黄金十磅!”君士坦丁大吼道!
隨著君士坦丁的下令,攻城塔开始缓缓前移,塔底的滚轮碾过地面,发出沉闷的声音。
罗马帝国的攻城塔高度通常在15到27米之间,分为3–4层。
这个高度是为了匹配当时主流城墙的高度,这样子能够確保顶层士兵能直接跨越到敌方城垛。
每一座攻城塔都需要数百名士兵协同推动,各层部署的弩炮以及轻型拋石机开始不停地发射。
城墙上的蛮族士兵刚想反击,就被攻城器瞬间击碎,一时间鲜血四溅。
攻城塔打出来了瞬间的优势,但是因为攻城塔的移动速度太慢,优势转瞬即逝。
缓过劲来的蛮族士兵迅速组织反攻,给君士坦丁军团造成了不少的麻烦。
攻城塔的最內层用湿兽皮以及浸水麻布覆盖,防止火攻。
同时中间层用新鲜树枝编成的护板,缓衝投石衝击。
最外层则是用铁皮以及泥土覆盖,增强耐火性,这样子能够有效抵的抵御火攻和投石机的攻击。
但是即便攻城塔考虑的如此周全,依然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不被击倒。
“放!”
科隆城墙上的蛮族指挥官嘶吼著下达命令!
裹著沥青的火箭直接钉入攻城塔二层木樑的接缝处,兽皮防火层在持续灼烧下骤然剥落,露出乾燥的木骨架。
突然,攻城塔內传来沉闷爆裂声,火箭引燃了存放火油的陶罐,火焰瞬间点燃了攻城塔的中间位置,塔身剧烈摇晃,但是仍在挣扎前进。
剧烈的燃烧很快就摧毁了攻城塔的结构,再加上不停地顛簸,塔身突然呈诡异的v字形对摺,覆盖铁板的外壳如纸片般皱成一团。
紧接著整座攻城塔轰然砸向大地,激起十几米高的烟尘,顶部的攻城活动吊桥深深扎进泥土里面。
攻城塔上的士兵像玩具一样般被拋向半空,撞上城墙的身体直接破碎,在中间层的士兵则是直接变成了干炭。
只有少量的士兵逃了出来。
好在旁边的攻城塔看情况不妙,拼命移动,才没有被波及到。
“这些只会用火的杂种们不堪一击!”
“我们马上就要上去了,紧跟著我的步伐,让我们干掉这些骯脏的蛮族!”
君士坦丁举著短剑和盾牌对身后的士兵们嘶吼道,此时科隆的城墙就在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