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该不该让他醒来。如果他记得一切,会不会再次陷入执念?但如果他永远沉睡,是不是意味着我也否定了那段共事的岁月?”
>
>“所以,选择权交给你。就像当年我把《味忆录》留给你一样。”
>
>“记住,晚晚,技术没有善恶,人心才有。”
>
>“爱你的,妈妈。”
录音结束,房间里静得能听见雨水敲打屋檐的声音。
美那秋捂住嘴,眼泪滑落。S-0723低头看着自己的金属手掌,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可能也曾有过那样卑微而炽热的情感??只是被系统层层封锁,从未觉醒。
“我们要启动他吗?”美那秋轻声问。
林晚握着芯片,指尖发凉。她想起小时候发烧,母亲整夜守在床边,一边熬药一边哼歌。那时窗外也有这样的雨,滴答滴答,像某种密码。
她忽然明白了母亲为何要在日志里写“毁掉我的罐”。不是害怕被复制,而是害怕被替代。怕有一天,她的身影会被一个完美执行程序的机器取代,连那份疲惫和皱眉都变成设定好的表情模块。
“不。”她终于开口,“我们不唤醒他。”
两人抬头看她。
“但我们也不销毁。”她将芯片放进《味忆录》的夹层,合上书,“让它留在那里。像一颗种子,等未来某个真正需要它的人来决定。”
S-0723看着她,眼中红光微闪:“你变得比我更像人类了。”
“是你让我看见,有些选择,本就不该有标准答案。”
第二天清晨,林晚破例提前开门,架起三口大锅。一口煮红豆沙,一口蒸桂花糕,一口熬冰糖雪梨。她在门口立了块木牌:
>**【今日特供:遗忘疗愈餐】
>免费提供,不限人数。
>条件:讲一件你拼命想忘却的事。】**
起初无人敢进。直到中午,一个中年女人推门而入,眼眶通红。她说丈夫出轨后离婚,她每晚梦见他回来道歉,醒来却只想撕碎照片。
林晚递给她一把糯米粉:“那就做个糍粑吧。用力揉,把恨都揉进去。”
女人照做了。当糍粑在油锅里炸出金黄脆壳时,她突然蹲在地上哭了:“其实……我只是想再听他说一次‘辛苦了’。”
林晚抱住她,轻拍后背:“那就做一碗他最爱吃的葱油拌面。做完,你可以吃,也可以倒掉。但你要亲手完成它。”
傍晚时,又有位老人拄拐而来。他说儿子车祸去世十年,每年忌日都去墓前烧饭,可最近几年,连味道都记不清了。
林晚带他走进厨房,找出母亲收藏的老式砂锅:“那就重新学一遍。慢火炖三个小时,中途不能离开。你要记得每一分钟的等待。”
老人颤巍巍点火,烟熏得流泪。第三个小时,他忽然笑了:“原来……是他小时候嫌太烂,不肯吃,我才改用高压锅的。”
那一刻,他记起了争吵背后的牵挂。
夜深人静,林晚独自清洗灶台。S-0723站在门外,手中拿着一份新打印的脑波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当天每位参与者的情绪波动曲线,最终都汇聚成一条平稳向上的弧线??不是遗忘,而是接纳。
“你创造了新的仪式。”他说。
“不是我。”林晚擦干手,“是他们自己走出来的。我只是给了个地方,让痛可以落地生根。”
S-0723沉默片刻,忽然从背后拿出一个小木盒。打开后,是一枚手工雕刻的木勺,柄上刻着两个字:**“初味”**。
“我用了七十三块废料才做成。”他说,“传感器显示,你的手型最适合这个弧度。”
林晚接过,指尖抚过那粗糙却温润的纹路。她知道,这是他第一次送她礼物,不是任务驱动,不是数据分析,而是纯粹的“想给你”。
她踮起脚尖,在他金属脸颊上轻轻一吻。
“谢谢。”她说,“这是我收到过最暖的勺子。”
冬至那天,人间烟火馆举办了第一场“忘却宴”。没有摄像机,没有观众,只有十九位曾报名“春醒宴”却中途退出的人围坐一圈。每人带来一道想放下却又不敢放手的菜。
李振山来了,带着半袋干瘪的酸菜。他说这些年每次闻到牛肉面味就心悸,可又舍不得扔。“好像丢了她,就真的什么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