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为一个不相干的死人。”
不相干的死人。
他在她的心中,彻彻底底死了。
彻彻底底不相干了。
齐扶锦从这句话中意识到有什么东西正在离他而去。
他终于迈开了步子,走进大殿之中,他站在李挽朝的面前,在皇帝开口之前,低头看着泪流满面的李挽朝,他下意识开口唤起了曾经亲密无间之时,他唤她的旧称。
“朝娘”
他的声音,带着自己都察觉不了的颤抖。
朝娘?
这是一个极亲密的称呼。
高台上的帝王好像意识到了什么,这桩事恐怕是太子在民间时候,惹回来的风流债。
贞元帝起身,对齐扶锦道:“既是你的旧识,那便让你来处理吧。”
皇帝的视线在他们两人身上来回看过,最后还是起身离开,这座大殿中,只剩下了李挽朝和齐扶锦。
空气中陷入长久的沉寂,最后是李挽朝先有了动作。
她摇摇晃晃的从地上爬起来。
齐扶锦想去扶她,被她挥手甩开。
他怕弄伤了她,再没敢动。
李挽朝没什么话好和他再说的了,再和他说一句话,她都觉得有些多余。
事到如今,她连他的太子身份都不想顾忌了,从地上爬起来后,转头就要走。
她听到身后的齐扶锦又一次唤了她,可是,她仍旧是头也不回地离开。
背上的疼让她没办法那么潇洒地大步离开,拖着负伤沉重的身躯,缓慢挪动步子的样子,也狼狈至极。
所过之处,留下了一道又一道蜿蜒的血迹,就像一条快干涸的小河,在光的折射下闪烁着血红的光。
李挽朝终于走到了门口,殿外的阳光于她而言,过于明亮,照得她快睁不开眼,她抬手去挡,可却注意不到脚下的门槛,被绊了个结结实实。
她再也撑不住了,她知道,自己这一摔应当就再也起不来了。
来的时候,是自己强撑着走过来的,那个时候,身上疼,但好歹心里头有东西一直撑着,现在身上也疼,只是心里头的东西反倒过来变本加厉的刺了她一刀
皇宫的门槛太高了,绊得她好疼,她再也不想要来了。
晕倒前的那一刻,她没有砸到地上,而是落入了一个冰凉的怀抱之中。
很冰很冰。
就像她记忆中的那样。
*
那天齐扶锦带走李挽朝的事也没甚人知道,本来登闻鼓院的官员还等在外面,却被告知太子受理了此事,官员闻此,便也离开了此处。乾清宫到东宫的路,齐扶锦走过了成千上百边遍,他对皇宫早已了如指掌,他寻了条小道回了东宫,忠吉事先清散了路上可能会碰到的人,没人知道太子带走了她。
不过,一个平民女子,最多旁人也只是会好奇来问上一嘴,就算打听不到去向,也无甚人会去深究。
众人也只知道,那个敲了登闻鼓的女子,和其他的政务一样,被皇帝推给了太子。
至于最后如何处理,也无人关心。
日暮西沉,晚霞的光渐渐将东宫的屋檐染上了颜色,空中似笼罩着一层橘红的薄雾,宫女们来往奔走,忙碌着自己的事情,经过太子寝宫时,有人好奇往里殿探头看了几眼,不过很快就收回了眼。
两个宫女走在一起闲话,其中一人道:“这殿里头的女子是谁?怎和殿下宿在一屋呢?怎么受了这样重的伤,前两日我见这里面换药,一盆一盆的血水往外头端,瞧着也太吓人了。”
另外一人压低了声道:“不知道是谁,不过好像是殿下亲自带回来的人,我听闻前些时日有人敲了登闻鼓,看那样子,莫不会就是这个女子?”
“受这样重的伤,好像已经昏了五日吧,也不知醒不醒得来。罢了,殿下的事,不是我们该论的,若是叫旁人听见,可是要挨罚了。”
这样说着,那两人便不再闲话,离开了这处。
李挽朝先前本就因为温沉一事来回在京城和恩文府中奔波不停,硬抗了一场笞刑,又加上受了刺激,连续发了一整日的高热,热退了下去后,迷迷惑惑躺了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