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那边也在劝皇帝立后,可贞元帝也只说立后一事重大,需要从长计议。
总之,也是一拖再拖。
除了皇帝重立继后,还有择选太子妃一事
当初太子尚未及冠,这事也不用那么着急,只是如今,他失踪一年,如今冠礼也行了,年岁也都二十一了,再拖下去,也不好了。
皇帝让小太监喊来了太子。
夜已经黑了,月弯遮蔽在云层之中,露出了个尖来。
空荡的大殿中,除了滴漏声声,便没甚人气,宫女、太监们在一旁服侍着不爱说话的帝王。
太子进殿后,贞元帝的手抬了抬,周遭人便散了个干净。
贞元帝起身,下了台阶,往下位走去,他走到了一张桌前,给齐扶锦使了个眼色,让他坐在自己的对面。
他直奔正题,对他道:“你该选妃了。”
从前两人探讨过太子妃这个事情。
那个时候,一切好像都还没有那么糟糕,皇帝也很宽容地给了太子期限,让他可以挑选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姑娘来。
只是,今非昔比,太子已经不能再犹豫下去了。
贞元帝垂着眼眸,手指在案上轻扣,视线也虚虚地落在面前的桌案上,并没有去看太子,他的声音听着有些沉,开口道:“我叫锦衣卫的人去查过了,那个叫李挽朝的,是你曾经在恩文府的妻子吧。那日,她敲登闻鼓,说要为死去的夫君伸冤。温沉就是你吧。”
齐扶锦的手指有些拢紧,过了许久,憋出一句,“你查我?”
贞元帝终于抬了眼,看向他,“长玉,这是什么大事吗?你那些事,我就算不用动用锦衣卫的人都能查到。你先前不做得挺好的吗,你假装身死,孤身一人回来皇城,这不是很对吗,这件事情你这样处理,可以说对你没有一点坏处。可是,做都这样做了,你现在怎么好像还放不下了呢?”
身为男人,他鄙夷齐扶锦的做法,但身为父亲,他接受他那样的做法。
齐扶锦辛辛苦苦当了十几年的太子,让自己光风霁月了十几年,还是不要有个不清不楚的妻子才好。
当初既然已经那样做了,现在就该再彻底一些,别做到了一半又反悔了啊。
“长玉,其实那些大道理,我根本不用再说一遍给你听,你自己都知道的,你心里面都有数的。我知道你现在心里面大概是有放不下的人了,可是,当太子的嘛,不能有放不下的东西。选谁做太子妃,会让你往后的路更轻松,你这么聪明,不会不知道。”
齐扶锦的视线移向了别处,不愿再看贞元帝了。
他不会比其他的人更能理会贞元帝这番话的意味。
选谁都会比选她轻松。
齐扶锦脑海中有一件深刻的往事。
从前年纪还小的时候,约莫只有七八岁,一回他用完晚膳,赖在坤宁宫不肯走。
他坐在坤宁宫的角落里面,说绝对不会打扰母后,才被留了下来。他的手上捧着书,可眼睛里面,却全是皇后,他就坐在那里,看着和皇后和齐溪梦玩闹。他看得很小心,皇后一转头去看他,他马上就又把头埋到了书里面,生怕被她发现,赶走了他。
他在那里小心翼翼地待了足足能有半个时辰,后来,皇后身边的小宫女过来了,凑在她的耳边传话。
不知道是说了什么,皇后那本还带着浅笑的脸,马上就黯了下去。
齐扶锦后来去问那个小宫女对皇后说了什么。
才发现,她说的是皇上今晚不来坤宁宫了,去了贵妃那边。
那是他第一次萌生出了对爱情的模糊看法。
小齐扶锦看着失落的母后,就在想,如果没有贵妃,没有其他的妃子,母后是不是就不会难过了。
可他想,如果他今日随便选了个人成了婚,他往后就还会有侧妃,还会有很多很多的妃嫔如果是李挽朝的话,他好像才会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想法,如果是她的话,那就一个太子妃。
问题是,李挽朝稀罕吗?
她压根就不稀罕啊。
齐扶锦想到这里,手指拢得更紧了一些。
不,不应该的啊。没人不喜欢权势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权势这东西多美妙,只要体会过的人,哪个会说不好。只要李挽朝手上拥有了权利,感受什么叫权利,她迟早会喜欢的。
他不想再继续就这个话题下去了,他执拗地瞥开了头,最后只道:“不急,三皇子那边不也还没娶正妃吗,我这又何必着急。”
贞元帝沉默半晌,最后意味不明地盯着齐扶锦看,“怎么着,莫不是还想着等她?”
齐扶锦竟然真的去思索了一下贞元帝的问题,可是还不待他回答,就听贞元帝又道:“你还是不要想了吧,她看着和你好像没什么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