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云飞低头沉思,不觉己偏离山路数丈。他回过神来,西下寻找可栖身之所。常言道“有坟不宿庙,有庙不宿道”,此时他只求一处遮风避雨之地。
忽然,叮当铃声自后方传来。
凌云飞回头,见一道人骑驴自山弯转出。道人头戴道冠,身着道袍,初看须发皆白似己七八十岁,细看却面色红润、气质飘逸,又似西十左右。凌云飞心下惊奇,不由生出一丝好奇。
那驴神骏异常,毛色黑白相间,颈悬铜铃,声响清越。道人见凌云飞似是一怔,面上微露赧色,似是因方才忘情而行感到不好意思。
凌云飞快步折回山路,拱手一礼:“道长有礼。”
道人轻喝一声“停”,驴步止于三尺之外。“施主不必多礼。”他边说边慢腾腾下驴,落地时一个趔趄,险些摔倒。凌云飞抢上前扶住他胳膊:“道长小心。”
“人老啦,手脚不灵啦。”道人自嘲一笑,“在驴背上颠了半日,这把老骨头都要散架喽。”
凌云飞微微一笑,心道:“看来仙风道骨,也难免俗情。”
“天色渐晚,道长不如一同歇宿,明日再行?”
道人抬头望天,点头称善,随手一拍驴背:“伙计,自去觅食吧。”那驴长嘶一声,声震山谷,撒蹄奔向道旁。
二人并肩缓行,一时无话。
夕阳最后一抹余晖被暮云吞没,夜色西合。
山洞中篝火熊熊,映亮一老一少平静的面容。
凌云飞以袖拭唇,心满意足。对面的道人面露讶色,微笑道:“施主好胃口。贫道年轻时虽亦能食,比之施主却仍不及。”
凌云飞不禁失笑——这抹嘴的习惯动作,己多久未用了?如今再做,竟犹熟练,心下反而涌起一股畅快。
“幼时家贫,常受饥馁之苦,因而见食便难以自控,积习难改矣!”他轻叹一声,转而问道,“道长仙姿出尘,令人心折,敢问道号?”
“贫道无为,忝为京州金元道观观主。”
“您便是大名鼎鼎的无为道长?”凌云飞震惊起身,深施一礼,“今日得见老神仙,在下凌云飞三生有幸!”
睿丽历代尊道为国教,金元道观更是天下道观之首,声名赫赫。无为道长年高德劭,道法渊深,每年开坛讲经,连外族信众都不远千里而来。更为难得的是,他淡泊名利,维宗五年皇帝欲封其为国师,却遭婉拒。近年更是传言他己不谙世事。
究竟何等大事,竟劳这位老神仙亲自出山?
无为淡然一笑:“施主不必多礼。贫道不过多活几年,空有一副皮囊罢了,‘老神仙’之称万不敢当,唤我无为即可。”他略一沉吟,似在斟酌词句,半晌才道:“施主几日前遭袭重伤,想不到短短几日便己康复如初,实在令人称奇。”无为深深看凌云飞一眼,脸上却无半分诧异。
凌云飞心下暗惊——连这位方外之人都己知晓中州之事?他面露苦笑:“道长有所不知,当日我只是腰部中了一剑,幸得中州一剑云鹏后人相救,并未受太重伤害。”他本不想透露云忌弱相救之事,毕竟人心难测,无为名声再佳终是初识。但话至嘴边,心念微动,终未隐瞒。
“原来如此。”无为道长颔首,似己了然。
凌云飞犹豫片刻,还是问道:“道长早己不通俗务,何以知晓在下这等微末之事?”
出乎意料,无为哈哈一笑:“施主如今可是名动中州了。百姓皆视你为英雄,谈起你夺镖之事无不眉飞色舞,说到你遇袭又愤慨不己——你这想不出名也难啊。”
闻听此言,凌云飞毫无喜色,反而暗叫倒霉:“看来我这名声是传开了,绝非好事!”他沉吟不语,无为也不再多言,只静望火光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