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城得救了。
劫后余生的人们相拥而泣,看向龙组基地方向的目光充满了近乎虔诚的感激。
粗糙的浮城在残破的结晶壁垒庇护下,如同风暴后疲惫的巨兽,缓缓驶向龙组指定的近海锚地。
但龙组基地内部,却无暇庆祝。气氛反而比海啸来临前更加凝重。
屏幕上,两个焦点牵动着所有人的神经:一是静静躺在数千米深海底、散发着不祥光芒的“深渊晶核”的实时监测数据;二是深空监测阵列捕捉到的那缕微弱却持续不断的异常信号。
“晶核能量读数依旧不稳定,波动幅度极大,内部秩序与混沌力量处于一种危险的动态平衡中。”秦玥汇报着,眉头紧锁,“任何外部干扰,哪怕是最轻微的探测波,都可能打破平衡,引发……无法预估的后果。可能是稳定的巨大能源,也可能是相当于亿吨级当量的爆炸。”
一个无法触碰的潘多拉魔盒。
“深海打捞风险极高,以我们现有的技术几乎不可能安全完成。”工程部门给出了悲观的评估。
“那就暂时封锁那片海域!设立禁区,远程监控!”林风果断下令,“在没有万全把握之前,绝不允许任何人靠近!”
相比之下,深空信号的威胁更加迫在眉睫且未知。
“信号源分析有进展吗?”林风问。
信号分析专家脸色苍白地摇了摇头:“信号编码方式完全陌生,不属于数据库内任何己知文明(包括幽影和星耀的有限记录)。它似乎是一种……纯粹的数学逻辑广播,不断重复着一组极其复杂的质数序列和几何拓扑模型。”
“像是在……验证身份?或者,发送某种……坐标?”一位数学家猜测。
“它在呼叫什么?还是……它在被什么呼叫?”林风心中升起不祥的预感。这信号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在深渊晶核形成的能量大爆发后出现,绝非巧合。
“能定位信号源的具置吗?”
“尝试了……但信号似乎经过多重空间折跃,源点模糊,只能大致判断来自……奥尔特云外侧的某个区域。”
奥尔特云外侧!那里是太阳系的边缘,一片寒冷、黑暗、充满未知的领域。
“加强监测力度。同时,加快‘望舒’计划进度!”林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时间压力,“我们需要尽快拥有太空存在感!至少要有能力抵近观察,而不是只能在地面被动接收信号!”
“望舒”计划的设计团队己经连续工作了数十个小时。基于反重力技术和初步能量护盾的轨道工作站基础设计方案逐渐成型,但最大的瓶颈依然是能源和推进。
现有的化学推进剂和可怜的“星火”核心,根本无法满足将大量物资送入轨道的需求。
“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一位年轻的航天工程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首接打捞晶核风险太大,我们能不能……在海底晶核附近,建造一个远程能量传输站?就像无线充电一样,隔着海水和岩层,汲取晶核散逸出来的能量?”
“隔空传输如此庞大的不稳定能量?技术难度和风险……”立刻有人反对。
“但这是目前唯一可能获得足够能源的途径!”年轻工程师争辩道,“我们可以先建造一个小型的海底基站进行试验,验证可行性!”
林风沉思着。这个想法虽然冒险,但确实指出了一个可能的方向。与其冒险打捞,不如尝试安全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