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乡下人。以前……在镇上的米行,帮……帮过几天账。”
他的回答,完美地契合了“张树文”这个破产青年的身份。
施密特看着他瘦弱的样子,和那副胆怯的表情,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并不满意。
“笔试。”他言简意赅地说道,然后扔过来一沓厚厚的账本和一支笔,“一个小时,把上个月的进出账目核对清楚,做一份报表给我。”
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陈默坐在小小的隔间里,看着眼前那些杂乱无章的账目,非但没有头疼,反而有种久违的亲切感。这对他来说,比面对枪口要轻松太多了。
他的大脑开始高速运转。那些数字和条目,在他眼中自动分解、重组、归类。他的手指在算盘上翻飞,快得几乎出现了残影。他的心算能力,更是远超常人。
原本需要一个熟练会计耗费大半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陈默只用了不到五十分钟。
他将一份条理清晰、字迹工整的报表,恭敬地放在了施密特的桌子上。
施密特拿起报表,戴上老花镜,逐行逐字地检查起来。他的表情,从一开始的漫不经心,逐渐变得惊讶,最后化为了一丝掩饰不住的赞赏。
这份报表,不仅核对得准确无误,甚至还指出了原始账目中的三处微小错误,并且用附注的方式,提出了更优化的记账建议。
这绝对不是一个“米行帮过几天账”的人能做出来的水平。
施密特抬起头,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沉默寡言的年轻人。他不在乎这个年轻人的来历,也不在乎他是不是真的叫张树文。他只在乎,这个人能不能为他创造价值。
显然,答案是肯定的。
这个年轻人的内向和不善交际,在施密特看来,反而成了优点。这意味着他不会在办公室里拉帮结派,不会聊是生非,只会安安静静地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你被录用了。”施密特推了推眼镜,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试用期一个月,月薪二十块大洋。明天准时来上班。”
“谢谢……谢谢老板。”陈默深深地鞠了一躬,脸上露出“受宠若惊”的表情。
走出华兴贸易行的大门,外面的阳光有些刺眼。陈默眯了眯眼,心中一片平静。
他成功了。他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完美的,能够融入背景的伪装。
第二天,陈默正式成为了华兴贸易行的助理会计。办公室的同事们,看他每天埋头于账本,沉默寡言,不与人交流,很快就给他起了一个新的外号——“木头张”。
这个外号,与他过去的“陈沉默”,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他每天准时上下班,处理着堆积如山的账目,从不多说一句话,从不多看一眼。他像一台精准的机器,高效地完成着自己的工作,赢得了老板施密特的信任。
没有人知道,白天,他是华兴贸易行里那个木讷的“木头张”。
到了夜晚,当他回到那个小小的阁楼,点亮一盏昏黄的台灯,他就会摊开一张上海市的详细地图。
他的大脑里,那个幽蓝色的系统界面缓缓浮现。他开始利用白天工作中接触到的零散信息,结合报纸上的新闻,将整个上海滩的各方势力,都化作他面板上的一个个数据节点和可分析的筹码。
76号,日本宪兵队,青帮,法租界巡捕房,各大洋行,地下钱庄……
一张无形的、错综复杂的大网,在他的脑海中,被一点一点地编织起来。
他,正在用一种无人能懂的方式,悄然地,成为这座城市阴影里的操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