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人此来陇西,总揽政务,一路辛苦。”
“为陛下分忧,何谈辛苦。”刘文静摆了摆手,“只是,这陇西之地,民风彪悍,人心未附,想要彻底归化,怕是需要些水磨工夫。”
他的话,点明了此行的难处。
军功,只能镇压一时。
想要长治久安,靠的是政务,是人心。
“我正有一人,可为大人分忧。”萧羽放下茶杯,声音不大,却让刘文静精神一振。
“哦?不知侯爷所荐,是何方贤才?”
“赵虎。”萧羽对着殿外喊了一声。
“带李先生进来。”
片刻之后,一名身着寻常青衫的文士,走入殿中。
他面容清瘦,气质儒雅,只是眉宇间,还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郁结之气。
正是李勣。
他走到殿中,先是对着萧羽躬身一揖,然后转向刘文静。
“草民李勣,见过刘大人。”
刘文静的目光,在李勣身上停留了片刻。
他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
“你便是,西秦的那个兵曹参军,李玄邃?”他试探着问道。
“不敢,西秦早已是过眼云烟,如今,只有草民李勣。”李勣的声音,不卑不亢。
刘文静的脸上,露出了掩饰不住的惊喜。
“玄邃先生!”
他竟站起身,快步走到李勣面前。
“久闻先生大名,恨不能一见!今日得见,实乃文静三生之幸!”
李勣的名声,在关陇士人之中,极富盛名。
刘文静身为朝中重臣,自然有所耳闻。
他本以为,像李勣这等心高气傲之辈,国破之后,定会以死殉节。
却没想到,他竟然还活着。
而且,就站在自己面前。
“刘大人谬赞,勣一介降臣,愧不敢当。”李勣再次躬身。
刘文静的目光,转向萧羽,眼神中充满了探寻。
“侯爷,这……”
“李先生深明大义,知天命,顺人心,已决心归顺我大唐。”萧羽解释道。
“此乃我大唐之幸,更是陇西百姓之幸!”刘文静抚掌大笑,心中的一块大石,瞬间落了地。
他知道,有李勣在,他安抚陇西士人,推行政令的难度,将大大降低。
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一份大礼。
他看着萧羽,眼神中多了一份钦佩。
这位年轻的冠军侯,不仅能打仗,这收拢人心的手段,也是一等一的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