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曹植为甄宓写的诗 > 第101章 天灾(第2页)

第101章 天灾(第2页)

司马懿叹了口气,低声道:“世子,情况不妙。木柴价格一日数涨,如今己逾百倍,且有价无市。小人听闻……听闻城西流民聚集处,每日清晨都有冻僵的尸首被抬出……”

曹植的心猛地一沉。连都城邺城都己如此,北方各州郡的惨状可想而知。

他昨日偶遇的一位刚从幽州回来的商队头领,那人面色凝重地提及,那边为了抢夺柴木,己经发生了好几起民变,甚至有地方官为了凑柴薪,纵容砍伐护城林木,导致水土流失发生水灾……

这样下去不行,早晚激起动乱。

燃料!问题的核心就是燃料短缺。必须找到一种可以替代木柴可供取暖的燃料。

曹植想了想,前世记忆在脑海中碰撞。煤炭!这个时代叫“石炭”!。现在其实己经有了,河北多产此物,只是当时人不会用,偶有贫苦百姓冒险使用,却因中毒而死,被人视为“毒石”。

“毒……并非无解。”曹植喃喃自语,充分燃烧、通风排气……几个关键词不断在脑海闪现。

“来人!”他再次唤来侍从,眼神锐利,“把全城的工匠都给我召集过来,要熟悉泥瓦和铁器活的。再大批采购石炭,运到城西别院。!”

城西别院

数百名被紧急召集而来的铁匠、泥瓦匠聚集在此,揣着手,脸上混杂着困惑。世子曹植突然将他们全部召来,不知是何用意。

曹植没有多余的寒暄,他站在临时搭建的木台上,指着身旁堆积如山的乌黑石块,开门见山:

“诸位匠人!认得此物吗?”

台下响起一阵低语:“这是石炭……”“毒石……”

“不错,是石炭!”曹植声音清朗,压过了议论,“世人皆谓其毒,畏之如虎。如今北方严寒,木材短缺,百姓缺少御寒之物。今日,我召诸位前来,就是要将这‘毒石’,变成救命的‘神炭’!”

他拿起一个刚刚由心腹工匠按他图纸连夜赶制出的、布满孔洞的圆形模具,又指向旁边一个带着粗陶烟囱的奇特泥炉。

“我知道诸位疑惑何在。石炭之毒,在于燃烧不充分时产生的‘炭毒’,此毒无色无味,吸入便会致命,且在密闭屋中极易积聚!”

他话锋一转,拿起那块布满孔洞的蜂窝煤:“但请看此物!我将其称为‘蜂窝煤’。这些孔洞,并非为了好看,而是为了让空气能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畅通无阻!如此一来,石炭便能燃烧得极其充分!”

接着,曹植用力拍了拍那根粗陶烟囱:“而此物,名为‘烟囱’!它的作用,如同人之呼吸。

燃烧产生的废气,包括那致命的‘炭毒’和烟雾,会被热气推着,顺着这根管子全部排到屋外!

如此一来,毒气出得去,新鲜空气进得来,人在屋内,自然安然无恙!”

为了让众人信服,曹植当即下令当场演示。

当那块蜂窝煤在特制炉具中被点燃后,工匠们清晰地看到,橘红色的火苗旺盛且稳定地从十二个孔洞中向上窜出,发出均匀的呼呼声,与烧柴时噼啪乱响、忽大忽小的火苗截然不同。

曹植将一壶水放在上边烧,很快,整壶水便沸腾起来,热气喷涌。

“诸位看清否?”曹植朗声道,“比之木柴,此蜂窝煤火力更旺,烧水做饭快上数倍!且一块煤饼,可持续燃烧数个时辰,远超等重木柴!

更重要的是,它的原材料极为便宜,几乎没有成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事实胜于雄辩。匠人们都是行家里手,最能体会到这其中的精妙之处。那高效的火力、解决毒气的巧妙设计,让他们彻底折服。

“制作要诀,我己写成章程。”曹植肃然道,“灾情紧急,请诸位争分夺秒抓紧时间制作,事成之后必有重赏!”

于是匠人们开始大批量制作蜂窝煤和炉具。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