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悄悄来至,门房看到后赶忙去通告曹植。
过了一会儿匆忙曹植赶来,惊道:父亲,您怎么来了?
曹操郑重道:“有事找你相商,想找你聊聊。”
于是曹植连忙把曹操引至书房。
曹操坐在书房良久,喝了一口酒,长长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明显的疲惫:“子建,为父……是来向你道歉的。”
曹植拿酒壶的手微微一顿,抬眼看向父亲。
曹操不等曹植回应,自顾自说了下去,语气沉痛:“赤壁……那一把火,烧得好啊!烧醒了为父的刚愎自用,烧掉了为父的骄狂之心!”
他猛地将杯中酒饮尽,像是要压下喉间的苦涩,“若当初……若当初能听你之言,没有猜忌你,不让你留守邺城,我们父子联手,水陆并进,周瑜小儿焉能逞凶?刘备、孙权,只怕早己灰飞烟灭!这天下……说不定己经一统了!”
曹操看向曹植,目光复杂,有愧疚,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欣慰:“事实证明,你是对的。你有远超为父的远见和胆略。奇袭建业,力挽狂澜,保住我曹氏根基……子建,未来这曹氏天下,终究要靠你来支撑。”
曹植其实心里也是对曹操的猜忌很不满的,但见曹操落寞的样子和真诚的悔过,心中的那点别扭渐渐烟消云散,低声道:“父亲言重了。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天下大势,错综复杂,非一人之力可扭转。”
曹操这时盯着曹植的眼睛,终于说出来他来此的真正目的:“几日后,朝堂之上我欲奏请陛下封我为王!”
曹植瞳孔一缩,心中大震,立刻反对:“父亲!如今孙权,刘备还没灭,外敌未平,时机不合适啊。异姓封王乃我朝大忌,当年汉高祖白马之盟!此举必将使曹家成为众矢之的!”
曹操郑重道:“我就是要用这‘封王’位作饵,把那些还藏着掖着、忠于汉室的孤臣孽子,统统钓出来!
看看这邺城,这天下,到底还有多少人真心跟着我曹家走!趁我还能镇得住场面,把他们一并解决,为你日后登顶,扫清所有障碍!”
曹操这时压低了声音,决然道,“此次赤壁大败后,为父感到力不从心啊,我老了啊,为父时日恐怕己无多,正因为这天下未定,暗流汹涌,为父才必须趁这把老骨头还能动,还能替你挡风遮雨的时候,把最难走的路替你走了。
骂名,我来背!后果,我来担!只要你能踏着为父铺好的路,稳稳地走下去,开创我曹氏的万世基业,为父到时就算被千夫所指,也值了!”
曹植听着曹操那“燃烧自己照亮儿子”的悲壮宣言,一时间,胸口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眼角似乎有什么在流动。
曹植沉默了许久,这次曹植没有首接反对,而是带着忧虑劝道:“父亲……您的苦心,孩儿……明白了。可是,这天下忠于刘协的人或许并不多,但天下间,忠于‘汉室’这面旗的,大有人在。
西百年汉祚,根基深远,这背后的力量恐怕远超您的想象。您此举,恐非引蛇出洞,而是引火烧身啊。”
曹操见儿子语气松动,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但态度依旧坚决:“此时必须快刀斩乱麻,赤壁大败我方损失惨重,若一步步来一统天下不知道要等多久,必须尽早把内患给平了!
子建,你不必再劝。这骂名,为父背了。你只需记住,无论日后发生什么,为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为了曹氏的将来!”
曹植最终没有反驳,只是沉重地点了点头:“父亲……孩儿,知道了。您……万事小心。”
曹操看着儿子终于不再反对,像是了却了一桩大心事,长长舒了口气,拍了拍曹植的肩膀,欣慰道:“好!好!你放心,为父自有分寸。”
说完,曹操起身,背影在灯下显得有些佝偻,却带着一股义无反顾的决绝,迈步离开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