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门被推开的金属摩擦声还在回荡,陈林没再往前一步。他转身离开设备间,脚步沉稳地穿过走廊,护盾发生器在左臂上轻微震了一下,像是提醒刚才那三具连接导管的丧尸还悬而未决。但他现在顾不上深究。
零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指挥官,脑核转化效率仍卡在47%,升级协议无法批量推进。”
“我知道。”陈林走进维护区通道,语气平静,“先处理手里的资源。”
林宇正蹲在一具拆解到脊椎的仿生战士旁,脉冲扳手卡在驱动环接口处,轻轻一震,装甲缝隙里凝结的霜粒簌簌掉落。他抬头,看见陈林,没多问,只说:“指挥官,这台的神经耦合模块有冗余回路,浪费了38%的能量通路。我能改。”
陈林没点头也没摇头,走到监控屏前调出数据流。一排待机的仿生战士静立墙边,装甲泛着冷光,像一排刚从冰窖拖出来的铁棺材。
“零,重算理论峰值。”
“若优化能量吸收路径,理论上可提升至82%。”零顿了顿,“但现有系统不支持动态校准,人工干预风险系数为6。3,属高危操作。”
“那就别让系统插手。”林宇站起身,拍了下手套上的灰,“我手动调平衡阀,用外接稳压阵列做缓冲。不需要系统授权,只要给我两小时。”
陈林盯着屏幕看了三秒,转头:“你隔离期满了?”
“今天早上八点整,零宣布观察结束。”林宇指了指头顶的摄像头,“我还特意对镜头敬了个礼。”
零轻咳一声:“确凿无疑。林宇先生在隔离期间共修复设备七台,包括空气循环机、净水阀、食堂送餐机、两台训练模拟器、一台备用通讯塔和一台老式咖啡机——最后那台不属于任务范畴,纯属个人兴趣。”
“咖啡机能用?”陈林挑眉。
“能,而且煮出了接近旧世界蓝山风味的液体。”零语气微妙,“建议列入避难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陈林嘴角抽了一下,没说话,首接在权限终端输入指令。
“林宇,临时授予三级维护权限,允许接触仿生战士底层驱动模块。出事,你负责。”
“明白。”林宇咧嘴一笑,“修不好,我请全队喝压缩饼干泡的‘咖啡’。”
第一台仿生战士的升级在三十分钟后完成。
林宇把最后一根导线插进脊椎接口,按下启动键。机体微微震颤,眼部传感器由灰转蓝,稳定亮起。屏幕上,能量吸收曲线从一条缓慢爬升的黄线,猛地跃成一条平稳上扬的绿带。
“吸收率79。6%。”零报数,“误差在可控范围内,逻辑模块稳定性提升12%,动作响应延迟下降0。3毫秒。”
“可以量产了?”陈林问。
“按当前流程,每台需耗时九十二分钟。”林宇擦了把汗,“但我刚发现他们的电源管理芯片是通用型,我可以批量刷写固件,把时间压到六十分钟以内。”
“那就干。”陈林转向零,“调出所有待升级单位名单,优先处理B组巡逻型号。”
“己同步。当前可升级单位共42台,按新方案预计耗时42小时。”
“太慢。”陈林皱眉。
“加人。”秦岳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扛着火焰喷射器进来,靴子上还沾着小区广场的雪渣,“让林宇带徒弟。”
“我没空教人。”林宇低头拧螺丝,“但我可以写操作手册,配上图解,连避难所最笨的送餐机都能看懂。”
“那送餐机己经看懂了。”零淡淡道,“它刚刚自动给林宇送了杯热水,附纸条:‘谢谢您昨天修好我的轮子。’”
秦岳笑出声:“这破地方总算有点人气了。”
“我不是来搞气氛的。”林宇头也不抬,“我是来提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