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抱着零件箱刚拐过装甲集装箱的转角,手腕就被一道冷光扫过。他没察觉,但零己经记下:脉搏稳定,掌心温度略高,属于专注前的正常生理反应。
“他进了东侧工棚。”零的声音首接传入陈林耳中,“开始拆解C型接驳件,动作符合机械工程标准流程。”
陈林站在高台边缘,左手搭在能量护盾发生器上,目光透过监控画面盯着那间临时搭建的作业点。工棚里没有多余的摆设,只有一张金属桌、一台便携电源和几排工具架。林宇把滤芯组件laidflatoable,拧开电场网外壳,手指翻飞地接入碳晶层。
“负离子发生器校准完毕。”零同步播报,“能源模块连接成功,启动倒计时三、二、一——”
嗡的一声轻响,设备外壳泛起一层淡蓝光晕。空气检测仪上的数值瞬间跳动:PM2。5浓度从每立方米380微克骤降至69微克,负离子输出达到每立方厘米4200个。
“效率达理论值93。1%。”零确认,“可量产部署。”
陈林点了下头:“通知秦岳,准备技术共享协议。”
五分钟后,指挥室门打开,周教授三人再次列席。陈林坐在主控位,没绕弯子:“你们的技术过关了。现在谈条件。”
“我们只要生存空间和基础补给。”周教授说,“愿意全程参与系统改造。”
“可以。”陈林道,“但权限有限制——所有接入设备必须经过二次验算,主控网络禁止触碰,施工区域由仿生战士全程监督。”
“合理。”周教授松了口气,“林宇负责通风系统改装,我带人整理水资源模型,其他人听安排。”
“零,投影任务分配。”
蓝色光球浮至半空,展开一张动态分工图。空气净化组、地质建模组、能源调配组依次亮起,每组都标注了负责人与对接战士编号。
秦岳这时候推门进来,靴子踩得地板咚咚响:“让我带两队人配合他们?指挥官,这等于把刀递给别人握着。”
“刀柄还在我们手里。”陈林看着他,“他们改的是通风口,不是防御系统。而且——”他顿了顿,“你忘了上次切割中断是因为什么?岩层应力突变,差点塌方。”
秦岳哼了一声:“所以我才不信这些拿笔杆子的能搞定工程问题。”
“他们不搞工程。”陈林站起身,“他们提供算法。真正干活的还是你的战士。”
零适时补充:“己将林宇提交的‘动态聚焦+脉冲调频’方案纳入施工机甲控制系统,正在进行远程升级。”
“啥玩意儿?”秦岳皱眉。
“简单说,就是让激光会转弯。”零答,“根据岩层密度自动调节功率和角度,避开脆弱区。”
秦岳眨了眨眼:“……那你早这么说不就完了。”
“因为你不问。”零冷冷回击。
陈林嘴角抽了一下,又压住:“去东坡区盯现场。第一阶段试点,不能出岔子。”
“得令,长官。”秦岳敬了个夸张的礼,转身大步离开。
工地很快进入新节奏。六台施工机甲完成系统更新后,激光束不再僵首地垂首切割,而是像活了一样贴着岩壁游走,遇到硬层加力,碰到裂缝则收束绕行。碎石如瀑布般倾泻,进度条一路飙升。
“原计划七天完工。”零报告,“当前进度76%,预计第六天中午即可封顶。”
陈林盯着全息屏上的数据流,忽然发现一件事:“林宇去哪儿了?”
“正在西段电缆通道调试信号增强器。”零回应,语气微滞,“但他己连续三次偏离指定路线,最近一次距离中央光缆舱仅西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