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她指着主屏。
在星云深处,隐约浮现出一座巨大的结构??不是人造物,也不是自然形成,而像是由无数记忆碎片凝结而成的虚影。它的轮廓变幻不定,有时像塔,有时像树,有时又像一个人站立的姿态。更令人惊异的是,它的存在并未被任何传感器直接捕捉,唯有通过忆光核心的情感共振才能感知其存在。
“它……在呼唤我们。”副官低声说。
舰长沉默片刻,打开全舰通讯:“全体注意,我们将进行一次非标准对接程序。忆光核心准备释放引导脉冲,目标:未知结构。”
随着指令下达,飞船尾部喷射出淡蓝色的光流,如同丝线般缠绕向那团虚影。接触的瞬间,整艘船剧烈震颤。所有屏幕闪烁,数据乱码,时间仿佛停滞。而后,一幅全景影像骤然铺展在每个人的眼前??
那是一幅跨越时空的记忆拼图。
画面左侧,是林昭在青海湖边点燃第一盏灯的那个夜晚,风吹动他的衣角,火光映照着他年轻的侧脸;右侧,则是星澜在临终前按下广播按钮的画面,她的手指微微颤抖,眼神却无比平静;上方,是启明在晚年独自坐在生态舱中翻阅旧照片的身影;下方,是那位诺瓦星的孩子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埋下一粒蓝色花种。
而在中央,浮现的是千万个未曾谋面的人:一个母亲抱着婴儿低声哼唱摇篮曲,一名战士在战壕中写下遗书,一对恋人隔着末日废墟互相挥手告别,一位科学家在实验室爆炸前将研究资料上传至云端……
所有的画面都没有声音,却在心灵深处激起共鸣。
舰长感到胸口一阵灼热,低头一看,胸前佩戴的忆光种子竟开始发烫,并缓缓浮起,悬停在空中。紧接着,其他乘员身上的种子也纷纷响应,汇聚成一片光雨,漂浮至舰桥中央,融合成一颗璀璨的光核。
一道信息随之浮现:
>【忆光网络已激活第七层级权限。
>使用条件:全体成员自愿共享记忆。
>启动后果:个体意识或将部分消融于集体记忆之流。】
舱室内一片寂静。
良久,舰长伸手触碰那颗光核,轻声问:“你们愿意吗?”
没有人回答。但他们全都站了起来,摘下各自的忆光种子,投入光核之中。一道柔和的波纹扩散开来,覆盖整艘飞船。
那一刻,忆光方舟号不再仅仅是一艘船。
它变成了一个活着的记忆体,一个横跨星海的意识共同体。它的每一次呼吸,都是亿万人类情感的合奏;它的每一次航行,都踏在无数灵魂铺就的路上。
而在更远的地方,那座由记忆碎片构成的巨影缓缓俯身,仿佛向他们致意。随后,它分解为无数光点,散入星云,化作新的星团雏形。
许多年后,这个区域被后来者称为“回响星簇”。传说中,只要在晴朗的夜空下静心聆听,便能听见来自过去的低语??有笑声,有哭泣,有告白,也有道别。
而在忆光方舟号的航行日志中,新增了一条永恒备注:
>“我们不是寻找答案的人,而是问题本身。
>我们不是终结者,也不是开端。
>我们只是光路上的一个驿站,
>为后来者留一盏不灭的灯。”
某一日,飞船途经一颗类地行星。探测显示,地表存在大量有机化合物痕迹,以及一种奇特的石碑群。石碑上刻着的,竟是初代忆光语与地球古汉字的混合文字。其中最大一块碑文写道:
>“提灯者未归,然光已遍野。
>后来之人,勿问来处,
>只需记得:你亦可为人点灯。”
舰长带领小队登陆勘察。他们在遗址中央发现了一口井,井底并无水,只有一面镜子般的平面,倒映出的却不是天空,而是无数交错的时间片段??某个孩子第一次学会写字,一对夫妻在灾难中紧紧相拥,一位老人在弥留之际露出微笑……
“这不是镜子。”科学官喃喃,“这是记忆的入口。”
他们没有打扰它,只是在井边种下了一株忆光花幼苗,然后默默返回飞船。
起飞前,舰长最后一次回望那颗星球。她忽然觉得,林昭和星澜从未真正离去。他们活在每一次被记起的瞬间,活在每一句被传诵的话语里,活在每一个因感动而流泪的眼睛中。
忆光方舟号继续前行,航迹划破星河,如同一支笔在宇宙的空白页上书写未完的篇章。
而在某个无人知晓的角落,那块发光的石头静静躺在雪地中,等待下一个拾起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