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促看着太子身后的一众朝臣,笑容寡淡了几分,继续明知故问道:
“那你们呢?”
他的语气依旧那么和蔼。
“臣等——恳请陛下,立皇长孙为皇太孙!”
群臣的声音铿锵,气势排山倒海,就连跪拜叩请的动作也是那么得整齐划一。
卿许晏自斟了一杯酒,对身边的陆询舟和陆玉瞻低声道:“太子殿下终是耐不住心气。”
其实论贤,长清长公主殿下会更适合这储君之位。不过自古“立长不立贤”的道理在那,何况太子只是稍逊于公主,又与公主一母同胞,而且皇后还健在,陛下除非昏了头,不然绝不会做出废太子一事。
可惜太子年轻气盛,虽明白圣人有意制约他的权力,但也耐不住心气,火急火燎地逼迫圣人速立皇太孙,以此来巩固他的太子之位,这实在是不可取。
如今他此举就是在要求他的父皇给予一个答复。
不过这台阶,圣人给不给是另一回事。
李促从龙椅上背手起身,明黄肃厉的龙衮之上是腾云驾雾的五爪飞龙,他一步步走下御阶,走到他的太子身边。
“李玱,起来。”
李促低首看向他。
“恳请父皇给儿臣一个答复!”
李玱闭上眼。
这一幕落在李安衾眼里颇不是滋味,冷不防李吟霁扯了扯她的袖子,低声担忧地问道:“皇姐,皇兄这是怎么了?”
李安衾摇摇头,苦笑:“他在试探父皇的底线。”
身侧的李琼枝则是笑而不语。
上位的母后与对面的皇嫂皆向她投来眼神暗示,希望李安衾赶紧帮忙救场。
然而不等李安衾起身救场,李促已经敷衍了事:“朕乏了,玱儿你退下吧。”随后这位大晋天子便一言不发地拂袖而去。
后人评价这次事件是“由此窥之,为君之道,工于心计,敬平太子不若长清公主,生子睿宗而为公主所教,固为国祚之幸”。
次日,李促并未对昨日参与事件的人员有所处置。他只是罢朝一日,赴皇陵祭祖,只是晚间归来就寝,却梦见了先帝与先皇卿。
梦中是当年阿娘杀死阿耶的场景。
末了阿娘忽然转过头,朝他莞尔,语气却是森冷的:“你也想跟着你阿耶走吗?”
这一次他没有像当年那样逃走,而是愣愣地待在原地。
阿娘一步一步靠近他,掐住他的脖子。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现在的身体并非年幼时期。
他还穿着明黄肃厉的龙衮。
阿娘要掐死的,是现在的他。
不是六岁的李促,而是四十有三的大晋天子。
梦里李促就这么释然地笑了。
阿娘,不,应该是母皇。
你杀了我吧。
[一]古代外卖员的称呼。
[二]唐朝官话的标准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