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以下犯上吧。”
“什么!”
李吟霁大惊,满脸激动之色。
而内室趴在门上偷听的陆询舟也激动地差点跳起来。
一派胡言!
她都还没一吻芳泽就被二殿下这个不速之客给打断了,李安衾此举分明就是有意逗弄内室里正在偷听的自己。
“她冒犯到什么程度了?”
李吟霁难掩甜蜜的笑容,问道。
李安衾笑得温婉。
“皇妹倒是感兴趣。”
“那可不,我是你们的cp粉头子,高举‘一叶轻(衾)舟’的cp大旗。”李吟霁眼神坚定地似乎要参军。
“那陆询舟是耽误学业被我训斥后还讨价还价,所以被我赶去偏殿了。”李安衾敛去笑意,冷冰冰地回答,“怎么?霁儿想学?”
李吟霁被自家皇姐突如其来转变的态度吓了一跳,她连忙松手,讪笑道:“我哪敢啊?”
无缘无故被戴罪的陆询舟双手握拳,又委屈又忿忿地想:胡说,明明殿下就是记着我逛青楼这事,存心要整死我。
呵,心狠手辣的坏女人。
却说门外正厅,李吟霁已经开始转移话题,聊起了最近的八卦。
学馆里谁的伴读和谁的伴读成天眉来眼去,父皇的后宫里新纳的妃子哪个又在作妖,皇嫂腹中的麟儿来年春末就能生下了,皇姑姑给烬月妹妹请了一个很好看的女学士授课,吧啦吧啦,诸如此类。
陆询舟打了个哈欠,下意识用手摸了摸耳根子,已经没有刚才那般滚烫了。
她坐下,小心翼翼地靠在门板上,琢磨着待会从对面的窗户翻出去到偏殿完成昨天没有完成的一千五百字熟读和批注。免得李安衾到时候又说教她或限制自己什么的权利。
忽然,她耳朵动了动,敏锐地捕捉到一个字眼。
燕世女。
“皇姐,听说燕世女姐姐中秋节前就能从塞北赶回长安与我们团聚了。”
李安衾听罢云淡风轻的脸色难得有了一丝不自然。
“是吗?”她的目光投向不远处书架上那个已经陈旧十分的小泥人,默了默,才轻声开口道,“这么一算,似乎有三年没见到琼枝阿姐了。”
燕世女李琼枝,乃是燕王李邺当初北征突厥时收养的边塞难民孤女。当初李邺见其武资奇绝,脉象健朗深邃,认定是个习武的好苗子,遂收做养女亲自教导。
自幼追随李邺,陪李邺见惯大漠烽火、沙场清秋,用兵如神且骁勇善战,立下无数赫赫战功。燕王对她的感情之深厚,甚至超出亲子李孜,并且还钦定她为燕军的下一任统领。
以至于在大晋建国之后,李邺不惜逾制上书封其为世女,先帝感其诚,又授职正三品上都护,封怀化大将军,令其管理北境事务,坐守单于上都护府。
李琼枝时年十八岁,而次年六月,她又率五万雄兵北击突厥,势如破竹,乘胜挥军北进,直到大漠深处的狼居胥山。遂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
当年先帝听闻塞北捷报,欣喜若狂,于朝堂之上长笑,称赞:若非琼枝是晚辈,应是霍去病被称赞为西汉的李琼枝,而非是琼枝被称赞为大晋的霍去病啊!
李安衾眸色一深。
既然李琼枝已被从塞北召回,那便印证了她的猜想,朝中的某种诡谲多变的暗潮似乎正在剧烈的躁动,父皇此举,恰似说明了多事之秋的序幕即将拉开。
她温柔地摸了摸还在喋喋不休的小皇妹的脸,目光看向窗外。
而另一边,处于内室的陆询舟望着窗外污浊的天空,喃喃自语:
“大雨将至,看来得好好待在殿里学习一整天喽。”
正厅内,李安衾唇角微勾。
大雨将至,又有谁能独善其身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