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船上与陛下谈判,迫使其废除太子,贬黜齐王。待太子和齐王上船,大局便定了。”
李世民说到这里,紧握长剑,道出了最坏的打算:“如果,他们不服。”他看向侯君集,嘱咐道,“侯君集。”
侯君集连忙站起:“在。”
李世民点头:“看我的信号,你率领埋伏在海驰的伏兵,制住太子和齐王的随从。”
侯君集郑重应下:“是,殿下!”
李世民起身,环视众人:“我们在长安只有八百人,此地留下一百人。房玄龄,杜如晦。”
两人起身:“在。”
李世民吩咐:“你们两个留守。”
房玄龄和杜如晦齐声答道:“是,殿下。”
李世民接着点名:“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站起:“在!”
“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起身:“在!”
“秦叔宝!”
秦琼站起:“在!”
李世民又看向另一边:“张公瑾!”
张公瑾起身:“在!”
他继续点名:“刘师力,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长。”
随着一个个名字被念出,众人都站了起来。
李世民继续说道,“记住,我们只剩下七百人了。”
这时,房玄龄开口,“殿下,我可以到长安大牢带囚徒到玄武门与你们汇合。”
李世民闻言,一脸诧异,“囚徒。”
房玄龄点头,“没错,殿下放心吧。”
李世民点头,目光扫视众人,最终落在院中身披铠甲、手持武器的七百人身上。他命令下人取来内甲,在长孙无忌等人的协助下穿戴整齐。
尉迟敬德、秦叔宝、张公瑾等武将也纷纷穿上铠甲,静候李世民的命令。
门外的士卒紧咬木棒,不发出丝毫声响,马蹄也被麻布紧紧包裹。一切准备就绪后,李世民走出屋子,望着雾蒙蒙的天气,大手一挥,跨上马背,朝皇宫疾驰而去。
此时,房顶上的李恪,注视着逐渐远去的李世民,又望向长孙无垢院子里熟睡的孩子——李承乾、李泰、长乐,以及坐在门口、手持长剑守卫的长孙无垢。笑了笑,首接返回了自己的寝宫。
整个秦王府,除了长孙无垢,所有的嫔妃包括自家娘亲杨贵妃,全都是一无所知,依旧是睡的香甜。
接下来,李恪并未参与其事,而是悄悄来到娘亲寝宫,隐于暗处,守护她的安全。
只是让李恪不解的是,他记得历史上,是长孙无忌留下来带领一百人守护秦王府,可如今竟然变成了房玄龄和杜如晦。
难不成,是他记错了?
算了,不管如何,只要守好自家娘亲便好。至于长孙无垢那边,根本就不需要他操心,没看到房玄龄和杜如晦全都守在外面吗?
随着时间的流逝,雾气渐渐散去。
时间差不多了,李恪返回庭院,换了身衣服,带上芍药,再次来到娘亲寝宫,光明正大地留在这里,静候佳音。
娘亲是位见多识广的人,很快察觉到了异样,但她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只是把李恪留在身边,警惕地观察着西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