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临星正在一架三角钢琴前调试琴弦,修长的手指偶尔在琴键上滑过,流淌出几个不成调的音符。他是“钟鸣任务”时的关键人物。齐逍宇观察片刻,楚临星身上只有一层极其浅淡、稳定无波的蓝灰色光晕,与普通人无异。
整整一天,齐逍宇的脚步几乎踏遍了学院的各个场所。他试图寻找院长凌巍和代理院长沈陌心的踪迹,却一无所获,两人仿佛在这个下午从学院消失了。
他在食堂、操场、走廊也观察了一些高年级学生。比例与新生中相似,绝大多数都是几乎无波动的微弱辉光。能观察到明显波动的,占比大约只有百分之一二。而像李小宗、王执舟和自己这样明显刚觉醒没多久、辉光形态清晰且波动强烈的个体,更是凤毛麟角,一整天也没再发现几个。倒是在通往后山的研究生实验楼外,他远远看到一个陌生的高年级男生走过,其周身笼罩着一层稳定而凝练的淡青色光晕,虽然不强,但极其稳定,显示出对方对能力的掌控力远超新生。
齐逍宇暗暗记下了这几张面孔——有潜力波动的新生、能力初显的同级生、以及能力可能己颇为娴熟的高年级生。这些观察对象,未来或许都是需要接触和验证的。
夜幕降临,齐逍宇拖着疲惫的双腿回到宿舍。精神上强烈的兴奋和身体上的劳累交织在一起。他匆匆洗了个澡,冲掉一身奔波的风尘,然后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开始录入今天的“观测日志”。
他将看到辉光波动明显的人,无论强弱,分类记录。
记录完毕,他再次郑重地将新生之石挂在脖子上,塞进衣领内贴身戴好。这东西太过重要,绝不能遗失。
接着,他拿出一个实验室常用的小型样品瓶和一把极其锋利的精密刻刀。他小心翼翼地用刻刀的尖角,在新生之石吊坠底部不显眼的位置,极其轻微地刮蹭了几下。几颗细小的、如同璀璨钻石碎屑般的微白色晶粒落入了瓶中。
他将瓶口紧紧塞好,看着灯光下这些闪烁微光的细小颗粒,它们如同浓缩的星光。今天太晚了,改天一定要带去给伽德华检测。
就在这时,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这块纯净洁白、能折射辉光的神奇石头,会不会就是那天晚上从天而降、坠入峡谷的“白色陨石”本身?或者说,是它的一部分?!
这个想法让他瞬间坐首了身体,心跳加速。古今来……陨石……新生之石……这一切太过巧合!
巨大的信息量和一整天的奔波,让疲惫如潮水般袭来。齐逍宇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身体重重地倒向柔软的床铺。
闭上眼睛,脑中的思绪却没有停止。新生之石展现的可能性和揭示的秘密,点燃了他一个近乎疯狂的构想:利用星陨铁,进行一场更大范围的“意能力”激发试验。
如果那些薄有辉光波动的人,就是潜在的“意能力”觉醒者,那么星陨铁,很可能就是那根点燃导火索的火柴。
但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亟待解决的棘手难题:
如何让受试者长时间稳定接触星陨铁?吊坠?手环?特殊装置?
如何规避严重的副作用?王执舟那场大病和金属化的痛苦还历历在目。这显然不是零风险的行为。怎么确定安全剂量和接触方式?怎么监控生理指标?
如何防止被学院高层(尤其是基金会)察觉?大规模的能力觉醒必然引发波澜。如何在初期保密?选择哪些信得过的对象?
如何控制后果?如果试验“成功”了,骤然多出一批拥有不同能力的新人,如何引导?如何避免失控、争斗或被集体控制?能力泛滥带来麻烦该如何应对?
他现在手头的星陨铁非常有限。进行多点试验需要更稳定的星陨铁来源。青梧天梯里埋有更多……但都难以轻易动用。
这些问题像沉重的石块,压在他的心头。兴奋与忧虑交织。手中的新生之石,不仅为他打开了一扇观察世界的奇异窗口,似乎也悄然指向了一条充满未知与风险、可能彻底改变青梧学院格局的道路。他知道,下一步的行动,必须万分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