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么三句阳光下的向日葵,哪好!?来你告诉我,哪好!?
此时,王东就站在教室前,刘卓富则是转身面向黑板。
“来,大家都抬一下头,咱们一起来看看王东的作文好在哪!”
说着话,在黑板上写下了三句——
〖阳光下的向日葵〗
〖阳光下的向日葵〗
〖阳光下的向日葵〗
噗!!
齐磊差没喷了,心中大骂,真好啊!老刘你是真行啊!就特么昧着良心夸呗?
不过,这场景咋就这么熟悉呢?
而刘卓富面对全班的目光,还有王东复杂的神情,呲牙一笑,“不知道哪好是吧?来我告诉你们!”
“记住了!!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作文题,只要是这一类的题目,你们第一个想法就是可以套用王东的这个思路!”
“先在开头和结尾,写下这两句,也就是作文题,阳光下的向日葵!这两句话,最少值10分!”
全班都懵了,特么写三遍作文题就值10分的?闹呢?我们又不傻,没那么好骗。
“不明白?”却见老刘笑着,“那好,我给你们加几个字,你们再看一看。”
“第一段开头——”
“〖阳光下的向日葵挺拔茁壮,是我最喜欢的植物。〗”
刘卓富一边讲,一边写,“后面你们知道不知道要怎么写?”
大伙儿不自觉地被调动起来,感觉加上这几个字确实有了思路,这就是最常规的作文写法嘛,不稀奇,每个人都能继续往下编一点。
刘卓富继续道:“你还可以写:〖阳光下的向日葵多像现在的我们……〗”
“有思路了没有?”
大伙继续点头,好像……有了一点。
把自己比做阳光下的向日葵,接着往下编呗。
刘卓富继续,“还可以是——”
“〖阳光下的向日葵,是阳光下最挺拔的花朵,寓意非凡。〗”
“有思路没有?”
“有!”这回已经有人已经开始回应老刘了,确实有思路了。
“那么,好!”刘卓富动作大了起来,笑意更浓,感染力也更强。
“中间咱们省略哈,只说开头和结尾。不管中间写什么,不管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是写物,还是喻人。”
“假如你中间写完了,就剩最后一句了,就还用这句话,在前面加几个字,大伙看看效果。”
“比如,全篇写完,你在最后加一句总结性的文字:〖这就是阳光下的向日葵!〗”
“再比如:〖这是我爱的阳光下的向日葵!〗”
“〖这就最美的阳光下的向日葵!〗等等等等。”
“发现了吗?和开头怎么样?首尾呼应了没有!?”
大伙儿这回应声的更多,“呼应了!”
“对喽!”
老刘点着头,最后总结:
“不管你中间是怎么填鸭的,阅卷老师只要看到这个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说明你的作文已经是一个整体,就会多拿分!”
“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