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仙粮初种希望之苗
与南方新政的波澜形成对比,西北潼关外的那片昔日荒原,却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楚云帆的亲自指导下,来自“国运救世仓”的神秘作物种子被小心翼翼地播种了下去。这些种子仿佛承载着无尽的希望和可能,它们被放置在肥沃的土地里,期待着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一部分种子被种在了精心规划出的试验田里,这些试验田周围立着木牌,上面清晰地写着“仙薯”、“仙玉麦”(玉米)、“金豆”(花生)等名称。每块木牌旁边还附有简单的栽培要点说明,详细地介绍了这些作物的特点和种植方法。
这些作物的名称和特性令负责照料的老农们啧啧称奇。他们瞪大眼睛,仔细阅读着木牌上的文字,心中充满了疑惑和好奇。
“乖乖,这‘仙薯’竟然不挑地,亩产据说能达数十石?”一位老农惊叹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难以置信的语气。
“这‘仙玉麦’的杆子这么高,结的棒子真能当粮食?”另一位老农指着“仙玉麦”的试验田,满脸狐疑地问道。
尽管心存疑虑,但在楚云帆这位“仙师”的权威和明确指令下,所有人都不敢有丝毫怠慢,他们一丝不苟地执行着每一项任务。引水、施肥(使用新制的土肥)、除草……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不敢有半点马虎。
与此同时,那些早己适应北方风土的抗旱高产粟米(小米)、优质牧草种子,则被更大范围地播种开来。数万归顺的闯军俘虏,如今己是熟练的农垦者,怀着对“仙师”的敬畏和对吃饱饭的渴望,辛勤地劳作着。
绿油油的幼苗破土而出,覆盖了曾经的荒芜。这片土地,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命。楚云帆(仙师)时常漫步田间,观察着作物的长势。他知道,这些看似柔弱的幼苗,其意义不亚于一场大战的胜利,它们将是未来帝国应对人口增长、稳定北方的坚实保障。
---
04玉玺鉴心帝心似铁
面对来自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区的巨大新政阻力,朱由检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冷静和沉着。他深知这些阻力并非偶然,而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和既得利益者的顽强抵抗。然而,他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倒,反而决定采取一种独特的方法来应对。
在一个深夜,万籁俱寂,朱由检独自一人坐在书房中,手中紧握着传国玉玺。他闭上眼睛,调整呼吸,让自己的心境平静下来。然后,他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玉玺上,仿佛要透过它看到那些上书反对新政的官员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这一次,他的意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集中。他不再只是模糊地感受到方向,而是努力去“看清”那些奏疏背后的“气”。这种“气”并不是肉眼可见的物质,而是一种抽象的能量,代表着上书者的态度和动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奇妙的感觉再次涌上心头。玉玺在他手中微微发热,仿佛与他的意念产生了共鸣。在他的感知中,那些言辞激烈、引经据典反对“格物科”或“摊丁入亩”的奏疏,都弥漫着一股陈旧、保守、甚至夹杂着私欲的灰黄色气息。
他能够模糊地“看”到,一些上书者的内心深处,并非真正为了所谓的“圣人之道”或“百姓福祉”,而是出于对自身特权丧失的恐惧、对阶层被打破的不满。这些人害怕新政会削弱他们的权力和地位,因此不惜一切代价来阻止它的实施。
朱由检对这种发现感到既惊讶又无奈。他原本以为这些官员们都是出于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才上书反对新政,但现在看来,他们中的许多人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私利。这让他对这些人的真实面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推行新政的决心。
当然,其中也夹杂着少数几道清正、纯粹、只是出于不同政见而担忧的白色气息。对于后者,朱由检会标记出来,考虑日后亲自召见,耐心沟通。
这种近乎“读心”的能力,让朱由检对朝堂纷争有了拨云见日般的洞察。他冷笑一声,提笔在一份力陈“摊丁入亩乃与民争利,请陛下收回成命”的奏疏上,朱批道:“尔所谓‘民’,乃豪强士绅耶?朕所欲富者,天下亿兆黎民!此事关乎国本,绝非一己之私可阻!着该员即刻赴其原籍,亲眼看看清丈之后,无地少地之民是苦是甜!再敢妄言,革职查办!”
批阅完毕,他掷笔于案,目光锐利如刀。“王承恩!”“奴婢在。”“传朕口谕给都察院、东厂:新政乃国策,有敢阳奉阴违、串联阻挠、煽风点火者,无论其官居何位,出身何地,一经查实,以谋逆论处!朕要用几颗人头,告诉天下,新政之决心,坚不可摧!”
皇帝的意志,如同出鞘的利剑,带着玉玺赋予的洞察与决断,再次强硬地推向全国。
---
05系统微笑前路渐明
经过长时间的忙碌,朱由检终于处理完了堆积如山的政务。他感到身心俱疲,但内心深处却有一股强烈的冲动,驱使着他再次尝试与体内的系统进行沟通。
当他闭上眼睛,集中精神时,那金色轮盘的轮廓在他的脑海中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原本笼罩着轮盘的薄雾也渐渐消散,几乎难以察觉。而在轮盘之上,竟然开始有一丝极其微弱的金光缓缓流动。这丝金光虽然缓慢,但却稳定而持续地流转着,仿佛是系统正在逐渐恢复生机的迹象。
朱由检凝视着这丝金光,心中若有所思。他意识到,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无论是北疆的彻底平定、新政的艰难推进,还是西北“仙粮”的播种,都在稳步提升着国家的气运,同时也加速了系统的恢复进程。
他不禁感叹,这一切都像是命中注定一般。每一个决策、每一次努力,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国运的走向,而系统则像是一个默默记录和反馈的观察者。
更让朱由检感到惊讶的是,他似乎能够察觉到系统与传国玉玺之间存在着一种玄妙的联系。系统就像是力量的源泉和召唤的根基,而传国玉玺则宛如调配国运、感知民意的控制器。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这种联系让朱由检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他相信只要继续坚持下去,系统一定会完全恢复,为国家带来更多的福祉和机遇。
他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轮盘的边缘,仿佛那里隐藏着什么重要的秘密。果然,他注意到了一个新的、极其黯淡的图标正在缓慢地凝聚。这个图标若隐若现,让人难以看清它的具体形态,但从它散发出来的气息中,朱由检能够感觉到它与“格物”和“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待系统完全恢复,或许会有新的惊喜。”朱由检心中暗自期待着。然而,他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急躁。对于他来说,这个系统只是一个助力,真正让帝国崛起的关键在于他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他享受着这种亲手将帝国从泥潭中拯救出来,并一步步引领它走向强盛的过程。
他深知,一个国家的根本在于治理、民心和实实在在的国力提升。系统的力量固然强大,但它只是一种工具,而如何运用这个工具,才是决定帝国命运的关键。
朱由检缓缓地将目光移向殿外,夜空中繁星点点,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他的思绪也随之飘荡,回忆起自己穿越以来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北疆的战乱己经平息,内政也在他的深犁下逐渐走上正轨,科技的萌芽开始显现,海军的雏形也初步形成……
这一切都让他感到无比欣慰,因为他知道,一幅前所未有的盛世蓝图,正在他这位穿越者皇帝的手中,逐渐化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