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的冬天总是灰白色的。
云层压得很低,像一块未抛光的石板扣在天顶。
江风裹着湿意吹进来,把街口的梧桐枝条压得直直垂下,像要把整个城市笼在一个不透气的罩子里。
宋佳瑜走进SongGroup的总部会议室时,手里的咖啡还冒着白气。
今天是上市筹备小组的第一次全员碰头会,长桌两侧坐满了人:投行团队、咨询顾问、内部核心高管。
空气里有纸张翻动的声音,笔尖在记事本上划出干脆的线。
她的名字牌被放在正中。
左手边是乔然,深蓝色套装,头发一丝不乱,眼神锐利。
右手边是陈知,灰黑色外套,神色冷静。
三个人并排而坐,像三股截然不同的气息,意外地在同一条轴线上汇聚。
会议由乔然开场。她语速沉稳,英文和中文之间切换自如:“Fromthecapitalmarket’sperspective,我们需要先梳理三到五年的growthstory。投资人看的不仅是利润曲线,而是narrative。”
宋佳瑜点头,随即接过话:“我们内部讨论过,除了植物蛋白饮料之外,下一步要着重布局儿童营养品类,这是一个快速增长的细分市场。”
陈知很快跟上,语气平缓:“Yes。Andtosupportthisstory,我们需要在upstreamsecure更长期的合约。否则narrative里缺乏足够的certainty。”
两人的对话像一场打拍子的合奏:一个抛出主题,一个接住并往深处推进。宋佳瑜敏锐地感受到,陈知看她时的目光,比单纯的职业专注更沉。
她迅速把注意力拉回文件,不去回应。
会议持续了三个小时。等人群散去,夜色已经沉下。宋佳瑜揉了揉眉心,感觉太阳穴像被无形的弦拧紧。
“你还好?”身边的乔然侧过头,语气带着她一贯的冷静关切。
“没事。”宋佳瑜笑了笑,把文件合上,“只是会议太长了。”
乔然点点头,眼神落在她脸上停了一瞬。
那一瞬的锐利,不是投行人的算计,而更像一个伴侣对细微情绪的敏锐察觉。
她没说什么,只把手里的笔递过来,像在提醒她不要再用手揉太阳穴。
宋佳瑜心里一暖。
而另一边,陈知已经收拾好文件夹。她没有看过来,只是轻声和团队说:“We’llsendthedecktonight。宋小姐,辛苦了。”
声音干净,礼貌,却在空气里留下一道若有若无的痕。
晚上十点半,宋佳瑜的车停在熟悉的小区门口。司机替她开门,她裹紧大衣走进家门时,客厅的灯已经亮着。
乔然还没换下西装外套,坐在沙发上看文件。她抬头,笑意立刻浮上来:“回来了。”
那一声像是卸下整日的铠甲。
宋佳瑜走过去,低头在她唇角落下一吻,带着外头的凉意。乔然伸手把她拉到怀里,手掌顺着她的后背按住,力度不大,却让人彻底松下来。
“累坏了吧?”乔然低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