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思索片刻,道:“虽然我暂时不计较他算计夏侯惇的事,但如果让他顺利前往荆州,恐怕会养虎为患。
奉孝有何良策?”
郭嘉笑道:“明公,徐臣既然公然向您宣战,若您不出兵,岂不让他轻视?不如封刘备为徐州刺史,命他配合袁术讨伐徐州!不过在此之前,得先满足他的要求,让他面见天子。
”
“刘备想要个汉室宗亲的身份,明公不妨多送他一份大礼——让宗**查查他的辈分,看看是天子的叔伯还是兄弟。
徐臣对您宣战,就是对天子宣战。
刘备若得了这个名义,总不能再拒绝天子的旨意吧?”
曹操细细品味,不由得抚掌大笑:“妙计!不管刘备费尽心机想去荆州有何图谋,只要不让他去就行了!而理由嘛,徐臣己经给了我们充分的理由!”
“现在天子对我信任有加,徐臣私藏玉玺,公开**,这是对天子的公然挑衅。
刘备自诩汉室宗亲,向来注重名声,就算心里不愿意,也绝不敢违抗圣旨!”
随即,他又愤愤道:“可恨这徐臣,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宣战,让奉孝之前制定的策略全都泡汤了!”
郭嘉淡然劝道:“明公,如今各方势力本就尔虞我诈,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便是。
既然派刘备去攻打徐州,明公可以假装写信给袁术,说要替他攻打宛城。
”
曹操疑惑:“为何要在这个时候打宛城?”
郭嘉笑道:“这本来是刘备的计策,假借攻打宛城,实则南下荆州。
既然明公不想让他去荆州,不如干脆拿下宛城,彻底断了他的念想!”
(最终,刘备如愿以偿地见到了刘协。
曹操暗地里做了安排,命宗室官员查阅刘备的家世背景。
汉献帝刘协亲自查看族谱,发现按辈分算,刘备竟是他的叔叔一辈。
于是,刘协遵从曹操的意思,正式册封刘备为左将军、宜城亭侯,兼任徐州牧,并赐予“皇叔”的尊号。
刘备心中狂喜。
有了天子的正式册封,他终于不用再逢人就搬出“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玄孙”的老底了。
从此以后,无论面对地方官员还是世家名士,他都可以堂堂正正地报上名号:
“大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徐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阁下!”
瞧瞧!
这身份地位,一下子拔高了不知多少!
“皇叔,大将军上奏,说那徐州的徐臣屡次违抗朕的旨意,如今更公然与大将军开战!”
“自董卓乱国起,大将军数次救朕于危难,实乃大汉忠臣。
”
“徐臣逆贼挑衅大将军,便是与朕为敌!”
“更可恶的是,他竟敢私藏传国玉玺,妄图另立新君!”
“朕恨自己年幼,无法亲征讨逆!”
“大将军一要坐镇许昌,防备叛党;二来宛城尚有董卓余孽张绣盘踞,需尽快出兵剿灭。
”
“朕想请皇叔代朕出征,讨伐徐臣,不知皇叔可愿为朕分忧?”
刘备一听,当场愣住了。
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