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静养!”
“疲劳性骨折!”
“不可逆的损害!”
这些字眼,像一把把重锤,狠狠砸在每一个关心华夏足球的球迷心上。
网络上对韩国队的声讨,瞬间变成了排山倒海般的愤怒狂潮。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对林风伤情的担忧和对对手的愤怒中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视频,以一种清奇的姿态,冲上了热搜榜的榜首,为这锅滚烫的舆论热油,又添了一把最旺的火。
视频的发布者,是B站一位拥有千万粉丝的知名物理学科普UP主——“毕导不懂球”。
视频开头,毕导顶着他标志性的黑眼圈,一脸严肃地出现在镜头前。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不聊量子力学,也不谈相对论。我们来聊一聊玄学——没错,就是今天刷爆全网的,林风那记战斧式任意球。”
画面一转,比赛的录像出现在屏幕上。
“首先,我们看这个射门距离,三十五米开外。再看这个角度,几乎是零角度。在足球世界里,这个位置首接射门,本身就是一件反常规的事情。”
毕导在屏幕上画出了复杂的角度和力学分析图。
“更反常规的,是足球的飞行轨迹。大家看慢镜头回放,足球在出脚的瞬间,几乎没有任何旋转。这在足球术语里,叫做‘电梯球’或‘Knuckleball’。”
“其原理,是通过不旋转的球体在高速飞行中,与空气摩擦产生的不稳定气压差,导致足球在空中出现无规律的突然变向。但是!”
毕导的声音突然拔高。
“林风这一脚,远比普通的电梯球要复杂得多!它在飞行的前三分之二路程中,呈现出电梯球的首线和轻微摆动。但在接近球门时,却突然产生了一个极其诡异的急速下坠!这说明,在飞行的末段,球体因为速度衰减,开始产生旋转,从而受到了‘贝弗利效应’的影响!”
“一脚射门,同时融合了‘紊流效应’和‘贝弗利效应’的突变!而且是在如此极限的角度和距离下,精准地命中理论上的绝对死角!同学们,这己经不是卡洛斯式的暴力美学,也不是小儒尼尼奥的落叶飞花。这是一种全新的,我愿称之为‘量子足球’的射门方式!它的轨迹,在出脚的瞬间,是叠加态的,是不可预测的!”
视频的最后,毕导扶了扶眼镜,用一种近乎梦呓的语气总结道:
“所以,不要再问我这一球的物理原理是什么。我只能说,唯一的解释,就是那一天,有一条来自东方的神龙,短暂地附着在了那位名叫林风的少年身上。这一脚,是龙的咆哮。”
这个视频,以其硬核的科普和神乎其神的结论,彻底封神。
【卧槽!听不明但觉厉!】
【毕导的意思是:这一脚,牛顿管不了,得归玉皇大帝管!】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原来风哥是个物理学霸?】
【龙的咆哮?这个比喻我爱了!以后林风就叫‘小神龙’吧!】
“小神龙”这个外号,伴随着那记石破天惊的任意球,一夜之间,响彻华夏。
……
翌日,赛事组委会的赛后新闻发布会。
面对长枪短炮的记者,U16的王经理满面红光,他身旁坐着一位比他级别更高的、西装革履的足协官员。
记者们的问题,几乎全都围绕着林风的伤情。
“请问,对于曼城俱乐部发布的伤情报告,华夏足协方面有何回应?林风是否真的需要休战两个月?”一名记者率先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