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确实是裴令望。
如果要说不同,那就是更高更健壮,也更沧桑了些。比不得太女她风华正茂的,况且还断了一臂……也只能当个兵将,不能再做主将领兵作战了。
玄凤军必不可能有一个断臂残缺的主将。
太女忍不住勾起笑容,满含钦佩地对裴令望说:“得君如此之兵,实乃大梁之幸。”
裴令望目光轻轻掠过太女的笑颜,又垂下眼睛自谦了几句。
太女完成了任务,也不欲在这里多待,和赵将军又说了几句话,就带着二皇女离开了。
等太女她们走远,赵将军忍不住拍了一下裴令望的肩膀,恨铁不成钢:“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傻。那可是太女,多好的机会啊,也不知道给自己求封赏。连送去京城的捷报也只求加上你的名字。那名字加不加的,能有封赏重要?”
裴令望知道赵将军是为自己好,对她一笑:“多谢将军关心我,知道我的身份还愿意收下我。只有向陛下说了名字,才能尽快洗清我的冤屈。我没什么想要的,就想,让这个名字干干净净的。”
赵将军没再多说什么,只是眼中有多了几分欣赏:“你是好女子。曾经能做玄凤军的将领,做其他的也必能有所成。”
裴令望,不,应该说是裴令闻,她笑着应了声是。只有她心里知道,她不需要有所成,如今她已成残疾,即使有战功也无济于事。
她所能做的,不过是替小妹挣脱一道枷锁,让她更自由。
还有……她的目光遥遥望向远方,那是二皇女和太女消失的地方。
报仇。
向要报仇的敌人摇尾乞怜,她裴令闻,做不到。
第37章解释裴令闻第一次被人刺杀,是在……
裴令闻第一次被人刺杀,是在战场上。当她在杀敌时,身旁的同袍突然对自己出手,裴令闻大概一辈子也无法忘怀当时的心情。
也是那时她才意识到,原来有人这样恨裴家,想要她们的命。也许母亲和长姐的死都有问题。那次她运气好,躲过了这次危机。她不能死,那时小妹还年幼,父亲也不能再受打击,她必须扛起这个家。
她也去暗自查过母亲和长姐身死的消息,都无一例外是在战场壮烈牺牲。偶尔有不对劲的线索,也像隔了一层东西无法查到。
那时候裴令闻太天真,以为只要保护好裴家、重振裴家,就能庇护父亲和小妹。直到最后她才意识到,正是因为裴家强大了,所以才有威胁。
只有让裴家没有威胁,才能保护裴家。
于是在裴令闻又一次遭遇刺杀,还被斩断了右臂时,她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若是她也死了,裴家没有威胁了,是不是就能保住父亲和小妹。
这样的信念支撑她,拼尽全力将那暗杀她的人杀死。而后又与她身份对调,披上了那个人被扯烂的战袍。
裴令闻亲手策划了自己的死亡。
她当然知道这样做很冒险,也很疯狂,但她心中已经有了猜想,她一定要去验证。若是这样还不行,那她舍了这条性命也要告到皇帝面前,请她查明真相给裴家一个交代。
但是,她的法子好像奏效了。
所以当裴家的战力全部阵亡后,当玄凤军的兵权终交还于皇帝手中后,千疮百孔的裴家保住了唯一一根独苗,是不学无术贪玩捣蛋的小妹。
裴令闻一直潜伏在京中默默地旁观。当她的“尸体”运进京城时,父亲经不住打击撒手人寰,她看着小妹哭得肝肠寸断被迫成长,自己咬着牙没有迈出那一步。
她在等。
很快她就等到了。皇帝赞扬裴家满门忠烈,昭示天下。不仅给了裴家一大笔抚恤金,还将小妹接进宫中,做了三皇女的伴读。
裴家彻底保住了,但裴令闻的心也彻底冷了下来。她认定裴家的事定与皇帝有牵扯,即使不是皇帝做的,皇帝也应当知情。
她悄悄离开了京城,去寻新的出路,也不知道是否还能有机会与小妹再见。
但是时隔几年,她庆幸自己当初走的路是正确的。虽然没能再见面,但她又一次帮到了小妹,这就够了。
而且,除了将仇敌蒙混过去以后,她还有新的发现。
裴令闻与赵将军道别后,离开军营回到了自己租下的院落。
一位洒扫小童看到她,高兴的迎上来:“主子。”
这位小童叫做兰草,是裴令闻行至通州时遇到的乞儿。她与别的孩子不一样,有六根手指,经常被其他人欺负。裴令闻看她年纪小,动了恻隐之心,收留了她做自己的侍女。
她应了一声,询问道:“
他今日如何了?”
兰草忙答道:“庄公子今天醒了,没有闹。吃了一碗药,还喝了一碗粥。”
裴令闻点点头,抬脚往屋子里走去:“我去看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