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老宅的书房依旧灯火通明,张茉茉的手指在键盘上飞速跳跃,屏幕上的邮件提示音此起彼伏。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清华经管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的任职邀请函赫然在列,每一封都带着学术殿堂的郑重与期待。她转头望向陆沉,他正伏案研究量子计算与金融安全的融合模型,中科院量子信息中心的聘书静静躺在桌角,红章如火焰般灼目。
“看来,我们又要并肩作战了。”张茉茉的声音带着笑意,指尖轻点屏幕,将三份邀请并列排列。陆沉抬头,镜片后的目光沉稳:“中科院希望我牵头量子金融实验室,研究方向与鸿鹄的核心技术高度契合。”他顿了顿,“你的选择呢?北大清华的法大,跨度不小。”
张茉茉起身,踱步至窗边,黄浦江的夜色在玻璃上流淌:“北大想让我开设‘文化金融与科技伦理’课程,清华关注数字经济的政策研究,法大则看重我在跨境金融合规的经验。”她转身,眼波流转,“但我有个想法——或许不必非此即彼。”
陆沉眉梢微挑,放下手中的量子图谱:“你是说……”
“对,交叉任职。”张茉茉快步走回书桌,指尖在邀请函上划出弧线,“北大课程可以融入我们的量子安全案例,清华政策研究能指导鸿鹄的合规框架,法大的国际金融法经验,正好应对财团未来的跨境业务。”她目光灼灼,“这样既能输出我们的实践成果,又能汲取顶尖学府的资源,为鸿鹄搭建学术与产业的桥梁。”
陆沉的瞳孔中泛起微光,他抓起胸前的量子胸针,指腹摩挲着表面的纹路:“中科院实验室需要实战数据,鸿鹄的技术迭代能提供鲜活样本。而学府的智库,将是我们理论创新的源泉。”两人对视而笑,默契如量子纠缠般悄然蔓延。
决策既定,行动迅疾。张茉茉次日便启程赴京,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院长办公室里,她将鸿鹄的量子金融案例集轻轻放在桌上:“这是我为课程准备的教材初稿,结合了财团的实战经验与北大的学术深度。”院长翻开扉页,量子加密模型与敦煌壁画数字资产交易的案例跃然纸上,他眼中闪过惊诧:“张教授,你这是要重塑金融教学的范式。”
清华经管学院的会议室里,张茉茉与数字经济研究团队展开激辩。她以鸿鹄的跨境支付数据为支撑,提出“技术主权与经济全球化平衡论”,反对单纯的技术封锁:“我们应当用自主技术构建国际规则的话语权。”团队负责人起身鼓掌:“张教授的视角,让我们跳出了非黑即白的思维陷阱。”
法大商学院的讲台上,张茉茉身着深蓝西装,解析鸿鹄应对国际金融诉讼的合规策略。她引用《国际金融法》条文与量子加密技术的结合:“法律不是技术的枷锁,而是护航的灯塔。”台下学子笔记沙沙作响,提问如连珠炮般涌来。
陆沉则在中科院量子信息中心的实验室里昼夜奋战。他与团队攻克量子随机数生成器的稳定性难题,实验数据实时传输至鸿鹄的金融风控系统。深夜,他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曲线,忽然收到张茉茉的视频通话。她身后是清华经管学院的会议室,桌上散落着政策研究文稿:“清华团队提出建立‘量子金融监管沙盒’,与中科院实验室的底层技术正好互补。”陆沉嘴角上扬:“我马上将实验数据共享过去,你协调法大的法律团队同步介入,我们打造一个产学研闭环。”
双线并进,协同效应渐显。北大课程的学生团队运用量子加密技术,为故宫文物数字藏品设计安全交易方案;清华政策报告基于鸿鹄数据,推动央行出台《量子金融技术标准指引》;法大法律意见书助力鸿鹄在欧洲市场突破合规壁垒。中科院实验室的量子计算机原型机,则成为鸿鹄技术迭代的“最强大脑”。
某个周末,陆家老宅迎来了特殊的“战略会议”。张茉茉将三所学院的合作成果投影在书房墙上,陆沉的中科院实验数据图表与之并列。两人站在光影交织中,仿佛指挥着一场科技与金融的交响乐:“现在,北大提供人才与理论,清华输出政策与数据,法大护航合规,中科院突破技术瓶颈——鸿鹄成了枢纽。”张茉茉的手指划过投影,笑容温婉而坚定。
挑战亦随之而来。B国际投行指责鸿鹄的量子技术“威胁金融安全”,法大团队迅速组织国际研讨会,张茉茉以《技术主权与人类共同利益》的演讲赢得多数支持;中科院实验室遭遇设备故障,陆沉连夜带队抢修,张茉茉从清华调来应急算法团队,两人在实验室通宵协作,直至晨光穿透玻璃,故障代码终于被攻破。
情感在并肩作战中愈发深厚。深夜归家的陆沉,总能在书房找到伏案工作的张茉茉。某次,他悄然走近,从她身后环住纤腰,下巴抵在她颈窝:“茉茉,这样的日子……我们像是在建造一座桥。”张茉茉轻笑,笔尖未停:“一座连接科技与人文,产业与学府的桥。而你,是我的桥墩。”她转身,吻上他微凉的唇,书房的灯光将两人的影子融成一片。
秋去冬来,成果斐然。鸿鹄财团凭借产学研协同模式,入选国家“科技金融创新试点”;张茉茉获评“年度跨界创新学者”,陆沉的中科院团队斩获量子计算领域最高奖。陆家老宅的书房墙上,新增了四所机构的合作铭牌,与量子胸针的光泽交相辉映。
发布会现场,陆沉与张茉茉并肩而立。他阐述鸿鹄新战略:“我们将以中科院实验室为技术内核,以三大学府为智库外延,打造‘科技-教育-产业’三位一体的金融生态。”张茉茉补充:“这不仅是商业成功,更是中国科技金融自主道路的一次探索。”台下掌声如潮,镁光灯闪烁中,两人相视而笑,仿佛回到北电梧桐道初遇时,那束照亮彼此的微光。
深夜,陆家老宅。陆沉将中科院新研发的量子密钥分发给张茉茉,她指尖把玩着这枚泛着幽蓝光的芯片:“我们的桥,越来越坚固了。”陆沉将她揽入怀中,窗外黄浦江的灯火如星河,倒映在两人相依的身影里,融成一片璀璨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