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京墨被他弄糊涂了,陈君迁却掰着她的肩让她坐正,帮她一起把发饰全摘下,洗漱过后将她抱上了床。
沈京墨翻身趴好,抓过一个软枕垫在腰下,回头看坐在她身边的陈君迁:“你想到攻打眉县的法子了?”
她的头发全都散了下来,厚厚一层铺在背上。陈君迁把它们拨向两侧,露出她盈盈一握的腰,一边给她按摩一边道:“赵寒的将士箭术非凡,我这些天都在想如何提升我们的实力好与之匹敌,下午与谢家军的将领商议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好法子。刚刚你拿镜子一晃我,我突然就想到了——”
沈京墨手中把玩着自己的发丝,扭过脸看他:“你也要晃他们?”
陈君迁认真地点点头:“只要光线足够强,他们短时间内无法视物,自然也就无法瞄准。虽说乱射一通也能伤人,但杀伤力一定不如平时。只要我们的人能靠近城楼爬上城楼,他们的弓箭就失去优势了。”
沈京墨听了他的想法,沉默地考虑了一会儿,还是有些不放心:“眉县城墙那么宽敞,能站不少士兵呢,你上哪儿找那么多铜镜?再说他们的弓箭那么厉害,盔甲和盾牌都射得穿,铜镜肯定也能射穿,这法子撑不了多久。从城外到城墙还有些距离,你们能那么快就爬上去?”
她说得不无道理,陈君迁认真想了想,道:“明日我与谢家丫头商量商量。打仗嘛,哪有十拿十稳的法子,行就上,不行我们就撤下来再想办法。”
*
第二天一早外面下起了大雨,陈君迁来不及等雨停便带人赶往眉县,在城外的山上仔仔细细地找好了位置,又让谢玉娘搜罗来了大量铜镜。
镜城大部分百姓都以造铜镜为生,要找镜子并不难。
接下来就只剩下一件事——等天晴。
沈京墨闲暇时读过铜城的地方志,从中找出了天气规律,知道这一带八、九月一旦下大雨,之后几天必是艳阳高照。
雨势渐弱的那天,陈君迁和谢玉娘召集手下将领,将拟定的作战任务分派下去。
谢遇欢和谢家一名将领负责指挥两侧山上的铜镜,和尚与谢玉娘各领一路人马从两侧上城墙,陈君迁带人从正面攻城,为他们这两支队伍吸引火力。
只是——
“谢将军这一路压力最大,再带一个副将同去吧。陈……”
不等陈君迁说出陈川柏的名字,谢玉娘抬手一指他麾下一名名叫吴斐的年轻将领:“那就吴将军吧。”
一旁的陈川柏顿时皱起了眉。
第136章陈川柏和谢玉娘“我不想做谁的药。”……
陈君迁一顿,侧目瞥向陈川柏,却并未反对谢玉娘的提议,将剩下的任务安排下去后,让众人各自回去准备。
“今夜就动身,等明日天晴后,以最快速度拿下眉县。”
“是!”诸将领命而去。
眉头紧锁的陈川柏没有动,站在一旁目视着众人纷纷离去,目光始终定在门框一角,似在神游。
直到视野中出现一袭红衣,他的双眼才微微抬了抬。
但那背影没作停留,与那个名为吴斐的小将一同消失在了门外。
陈君迁背着手站在主位,不作声地看了陈川柏一会儿,默默一笑,坐了回去,接着研究眉县的舆图。
等到屋中只剩下他们兄弟两个,陈川柏犹豫片刻,往门口走去,只是走出没两步,他脚步一顿,旋即又转了回来,走到了陈君迁面前。
“哥。”
陈君迁头也没抬:“有事儿?”
陈川柏咬咬唇,才道:“……吴斐是你的先锋官,留在你身边听用更好些。”
听起来像是在为他着想。
陈君迁险些没忍住笑出声,好在他还是极力压制住了不听话的嘴角,缓了缓,淡淡道:“这次攻打眉县,如果不是有谢家军相助,我本就打算让吴斐独自领一路兵,现在这样的安排我看挺好。”
说完他便不出声了,似乎在等陈川柏自行离开。
陈川柏的眉头又狠狠拧了起来,半晌,又道:“谢将军打起仗来不管不顾,吴将军怕是拉不住她,万一出了事,谢伯那边不好交代。”
这个略显生分的“谢将军”指的自然是谢玉娘。
陈君迁听罢,执笔的手一顿,抬眼看向陈川柏,满脸不解:“正是因为谢将军作战勇猛,谢家才能守住铜城这么些年。怎么,难道你想让我劝她别去打眉县?”
陈川柏急了:大哥那么聪明一个人,今日怎么就听不明白他的话呢?
“我的意思是,吴将军与谢将军不熟,还是换个熟悉些、默契些的人更好。毕竟赵寒不好对付,还是谨慎些更为稳妥。”
陈君迁听着陈川柏大义凛然仿佛不掺杂半点个人感情的理由,忍笑忍到嘴角都要抽筋了。
他只好低下头去强压下笑意,抬眼时又换上了一副认真严肃的表情:“我和谢将军是盟友,不是她的上司。吴斐是她选中的,我也答应了。再说她也不是第一次上战场,肯定知道危险,之所以选择吴斐,想必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你要是有不同意见,不如直接去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