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有穿越来的人吗 > 第 10 章(第1页)

第 10 章(第1页)

钢笔和墨水库存充足,倒是好办,可两百把多功能工兵铲,他这社区超市不可能提前备这么多货。好在现在经济不景气,供货商那边也盼着生意,一听凌华要订两百把,立马爽快答应:“凌老板放心,我这就安排人送货,一个小时内准到你超市门口!”

挂了电话,凌华对徐文渊笑道:“徐大人稍等,半个时辰后货就能送到。”

不想徐文渊的目光却落在了他手里的手机上,眼神里满是好奇:“凌公子,您手中这黑色方块物……您对着它说话,莫非是传说中的‘千里传音’之器?”他犹豫了一下,又试探着问,“不知这物件,下官是否也能交换?”

凌华愣了一下,随即失笑:“这东西确实能千里传音,叫手机。不过徐大人,您拿回去也用不了。”他指着窗外的信号塔,尽量通俗地解释,“这东西要靠‘电力’才能运转,还得接收一种叫‘信号’的东西,您那边没有这些,拿回去就是块废铁。”

徐文渊是文官出身,对“电力”“信号”这些词一窍不通,眼底的迷茫更重了,皱着眉喃喃:“电力?信号?竟是如此复杂……”

凌华知道一时半会儿也解释不清楚,索性把话题岔开,拿起桌上的牛肉干和坚果递过去:“徐大人别琢磨这个了,先尝尝这些零嘴,垫垫肚子。等会儿货到了,咱们再清点。”

徐文渊也不再纠结,接过零食尝了一口,眼睛又亮了:“这肉干味道竟如此劲道,比咱们那儿的肉脯还好吃!”

两人边吃边聊,没多会儿,超市门口就传来了供货商的喊声。

凌华让徐文渊稍坐片刻,起身出去,让送货师傅将东西搬进来,又取了一箱子钢笔和墨水。

徐文渊看着堆在地上的货物,脸上满是欢喜,对着凌华连连拱手:“多谢凌公子,此次真是麻烦您了!”

凌华笑着摆手:“客气什么,咱们下次要是还有交易,您再来超市找我就行。”

徐文渊再度睁开眼,脚下已是都水监在黄河岸边的临时营地。

黄褐色的泥土沾着晨露,混着河水特有的湿润气息扑面而来,远处传来工兵们“嘿呦嘿呦”的施工吆喝声。

他低头扫了眼脚边——两百把工兵铲整齐堆在木箱里,五十支钢笔和十瓶墨水装在帆布包中,一件不少,悬着的心瞬间落了地。

“来人!”徐文渊清了清嗓子,朝着营地中央喊了一声。

脚步声很快传来,李三郎穿着一身沾满尘土的短打,快步跑了过来,看到徐文渊,脸上立刻堆起笑容:“大人,您可算回来了!这几日监工又来催了好几回,弟兄们都盼着您带‘神铲’回来呢!”

他的目光落在那堆工兵铲上,眼睛瞬间亮了,“好家伙!这‘神铲’比上次的还多,这下咱们清淤可有底气了!”

徐文渊笑着点头,伸手从随身布包里掏出一支银灰色钢笔和一瓶深蓝色墨水,递到李三郎面前:“这次不光带了工兵铲,还有个更好用的物件。你瞧,这叫钢笔,用来写字比咱们的毛笔方便多了。”

李三郎连忙双手接过,手指笨拙地捏着钢笔笔身,“大人,这细溜溜的玩意儿是笔?可它既没有墨锭,也没有砚台,咋写字啊?”

“你别急,我给你示范。”徐文渊笑着接过钢笔,拧开墨水瓶盖,将笔尖轻轻浸入墨水,待笔舌吸满墨后,又从袖袋里掏出一卷竹简——这是他特意带回来记录工程的。

他握着钢笔,在竹简上缓缓写下“黄河清淤”四个字,笔尖划过竹简的声音清脆利落,字迹清晰流畅,笔画粗细均匀,完全没有毛笔写时墨汁洇开的模糊痕迹。

“我的天!”李三郎凑上前,忍不住惊呼,“这字写得又快又工整,比我磨半天墨写的还好看!而且不用砚台,揣在怀里随时能写,也不怕刮风下雨弄糊,太方便了!”

徐文渊笑着把钢笔递回给李三郎:“这钢笔你先拿着,再给你一瓶墨水。以后你记录工程进度、清点工具,就用它来写,比之前用毛笔省不少功夫。”他又指了指堆在一旁的工兵铲,“你现在就把这些工兵铲分下去,每个小队二十把,叮嘱弟兄们爱惜着用,这玩意儿锋利得很,别伤着自己。”

“哎!好嘞!”李三郎紧紧攥着钢笔和墨水,转身就招呼着手下的弟兄来搬工兵铲。

看着工兵们欢天喜地地领工具,徐文渊转身回到自己的营帐,从帆布包里取出三十支钢笔和对应的墨水,仔细装在一个精致的木匣里。

他知道,这钢笔不仅能提高营地里的办事效率,更是打通官场关系的好物件——朝廷里的官员们每天要处理大量公文,磨墨写字费时费力,这钢笔正好能解决他们的痛点。

当天下午,徐文渊就派亲信快马加鞭,将装着钢笔和墨水的木匣送往京城,分别呈给了分管水利的户部侍郎和自己的恩师——御史大夫。

木匣里还附了一张纸条,详细说明了钢笔的用法,特意提到“此物无需磨墨,书写快捷,便于处理公文”。

不出所料,没过几天,京城就传来了回信。

户部侍郎在信中赞不绝口:“此笔甚妙!往日处理一份公文需半个时辰,如今用此笔,一刻钟便能写完,字迹还更工整。文渊有心了!”御史大夫更是在信中调侃:“你这小子,竟得了如此好物,下次回京,可得再给老夫多带几支。”

有了钢笔这层“人情”,朝廷对黄河清淤工程的关注度更高了,不仅增派了人手,还提前拨下了后续的工程款。

徐文渊借着这股势头,带着工兵们日夜赶工,原本预计三个月完成的淮河清淤工程,只用了一个半月就初见成效,又过了半个月,工程彻底完工——疏通后的河道宽了近三丈,浑浊的河水变得清澈,岸边的农田再也不用担心被淹,附近的百姓还特意送来锦旗,跪在营地外感谢徐文渊。

消息传到京城,皇上龙颜大悦,当即下旨:“都水监丞徐文渊,治河有功,赏黄金百两、绸缎千匹,升都水监监正,掌管全国水利事务,钦此!”

徐文渊接过圣旨,看着上面遒劲的字迹,心里满是感慨。

他走到营帐外,望着宽阔的河道和远处劳作的百姓,伸手摸了摸贴身锦袋里的龙纹玉佩——若不是凌公子的帮助,他不仅解不了黄河之危,恐怕还会落得流放的下场,更别提今日的升迁。

“凌公子,大恩不言谢。”徐文渊在心里默念,“等我安顿好全国水利事务,定要再去拜访,不仅要换更多有用的工具,更要好好报答你这份恩情。”

此时,营地外传来工兵们的欢呼声,李三郎正举着那支钢笔,给弟兄们炫耀:“看到没?就是这‘神笔’,帮大人讨了皇上的欢心!以后咱们跟着大人,准有好日子过!”

徐文渊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这来自异世的工具,不仅改变了工程效率,更悄然改变了他的仕途,或许,还会改变更多人的生活。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