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中国古代道观 > 第十四章(第1页)

第十四章(第1页)

“沈秋你来看。”

不知道过了多久,苏灵璧搁下笔,揉了揉手腕,太久没这么长时间伏案作画,方才不觉得,松开手后才发觉连腰背也酸痛了,遂站起身来,向着另一边喊了一声。

沈秋在叠黄纸福,那纸上都是苏灵璧走了纹路的,她对着净明师傅的手杂笔记,又参考了古籍上的方法和图文画出来的,再折成平安福状,她已经教给了沈秋。

沈秋闻得声音,起身,走了过去。

低头一看,端的是卦阵图的元始天尊之像,头罩神光,手执黍珠,坐于神台之上,有凡人不敢直视之感觉。

她半晌也没说话,苏灵璧不免笑问:“觉得如何?”

沈秋眼神尊崇,十分认真说道:“非我能评矣!”

苏灵璧忍不住轻笑出声,调侃她:“你也太高看我,莫非是进了我这门,便一心一意觉着我这什么都好?”

苏灵璧冷眼观察看待沈秋几日,只觉得她确实有一面痴心痴意的性格。

沈秋略不好意思起来,“观主你说笑了,实是我的真心话,我见的东西少,但也知道什么叫好,这画像里,祖师爷的神韵气度全在上面,我望之也想拜一拜的,别的我竟无法形容了。”

“那就信你一回好了。”

沈秋又问:“现在装裱起来么,我与你搭手。”

苏灵璧摇头:“不着急,还有些颜色没上,这并没有完成。”

原来她要作的是彩色的画像。

“上色后会更清晰明朗,等我调好颜色下午再来填。”

坐了一上午,也该活动活动,便说:“你在前头守着,我先去后面。”

沈秋自然无有不应答。

苏灵璧去了工作间,看了看调制好的香料块,这里头她主用了榆树皮、桂树皮、树脂、薄荷叶、九里香等十几种材料,又添有滑石粉,加以研磨混合、揉醒锤炼等许多步骤,最后方能合成香料。

捏起来一块闻了闻,一种很雅致的香味,味道温和绵柔,一点都不刺鼻,这说明材料配比没有出错,不枉她调了好几次,成品总算没让人失望,过两日就能装盒了。

及至晌午,沈秋去厨房准备饭食,东西不多,她们就两个人,索性用昨日磨好的面揉了面条出来,摘一把青绿脆嫩的野菜苗添进去,夏日里吃并不会觉得热。

苏灵璧颇为讲究,特意又去调了两盏薄荷引,山泉水冰冰凉,薄荷野柑饮,很是清爽,配着也正好。

那野生柑子小小一个,徒口吃酸涩不已,无法下口,苦涩味道来源于皮和籽,苏灵璧破开来,只取一些肉,搭配薄荷,就很合适。

两人用饭,心情好似更不错一些。

晚间,自己屋子内,苏灵璧洗过澡后伏在桌子上算账,度牒换来的一百贯钱,其中八十贯要“捐赠”给衙门,所剩余二十贯。

那日书坊里买了笔墨纸颜料和书本,足花了两千两百钱。周振那里定做的香料盒与符文匣,还有一千三百八十钱没有结,又定了两张床,两张的原料加工费是六百钱,这就一共是四千一百八十钱。

之后又在村里买了一石粮食,一千文,这一起加起来,将近去了五贯钱之多。再有先前去衙门更换观主文书的银钱不够,张掌柜借了她四两银子也就是四贯钱垫付,已经还了回去。

这样一来,剩下的约摸还有十一贯。

账和数是对上了。

只是,就只有这十一贯,但是要花钱的地方就太多了。

只摆在明面上的就有好几样,譬如前殿和后屋里所有的纸糊窗户,都还等着要换,不然别说过冬,秋天都难挨。再譬如,观中连一床冬被都没有,一件冬衣都没有,这些都是必需品。

烧火的柴,取暖的炭……

她还想整改一下浴室,为了方便洗澡,她画了好几版的排水修改图,这些要做都要请人。

只把这想起来的几样,捏起来指头一算,只觉得钱哗啦啦汤水似的往外流。

十一贯,看似很多,实则不值一提,莫说她连粮食都没囤备!

苏灵璧心里已经打算,粮食必须尽快购置,特别是利州征兵这事一出,就更担心哪日一旦打起仗来,导致粮食价格飞涨。

要几石几石的买粮食,村里就不好买了,毕竟不多久钱大家才缴了税,人口多的人家还要留足一家人一年的口粮。

况苏灵璧也有心避讳,村落上下没有秘密,一旦她前脚去买了粮食后脚大家都会知道,玄元观就只有自己和沈秋两个女人,难保没有人打主意来偷粮食,她们未必防得住。

这是人势弱时财不露白的道理,不然只会和三岁小儿抱金砖过闹市一样的结果。

“沈秋,我去县城一躺,你守着这里。”苏灵璧与人交代一声。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