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双将军饮马模型 > 入城(第2页)

入城(第2页)

六年前,蛮夷大举南侵,铁蹄所至,烧杀掳掠,百姓流离,边关告急。

由于承平日久,朝中怯战之声竟占半数,多以和谈之议苟安。

顺嘉帝正值盛年,雄心未泯,岂肯向蛮族低头,恰逢楚昌邑自南境调任北疆经略使,顺嘉帝便令其调往边北驻军抗击蛮兵。

楚昌邑带着未及弱冠的楚昱珩并麾下诸将,领十万大军挥师北进。屡破敌阵,一举肃清边患。

捷报传回江都,顺嘉帝大喜过望,亲自出城郊迎凯旋之师。为彰其赫赫战功,顺嘉帝特赐封楚昌邑为“镇英大将军”,赏赐无数,恩宠极隆。

当年楚昱珩年岁虽小,却已因常年随父征战、早早独当一面。北境决战关头,他亲率精锐深入草原,奇袭王庭,本可一举功成,却因镇英大将军楚昌邑积劳成疾、骤然病逝于军中而被迫班师回朝。

楚昌邑骤然离世,留下的不仅是偌大将军府的孤儿寡母,更是悬而未决的兵权归属。

依《燕赤律》,爵位世袭,当传嫡子。

楚昱珩虽为长子,却是庶出;而嫡子楚昱昭,不过是个沉溺享乐、仅擅投壶游戏的纨绔,于军国大事上半点不通。这要是依照律法把兵权交给这种人,离燕赤亡国也不远了。

正当顺嘉帝为此事头疼,朝中以御史大夫白唯寻为首的清流一派,正大力推行“革弊举贤”之策,主张唯才是举、不论出身,这刚好给顺嘉帝坡下驴的机会,

为稳定军心,更为笼络这位年少封将的少年,顺嘉帝力排众议,将赤炎军的兵权交予楚昱珩。

待其此番平定边患、得胜还朝后,皇帝更是毫不吝啬,特旨册封为平南侯,以示恩宠。

楚昌邑病故后,府中由主母王氏执掌。王氏育有二女一子,即已出嫁的长女楚言笙、待字闺中的次女楚言莞,以及楚昱昭。

而楚昱珩与其妹楚言歆,则是侧室姜氏所出。

当时楚昱珩凭借战功获封平南侯时,已让主母王氏不满,而近日江都城中隐隐有风声传出,宫中意欲为五殿下择选正妃,人选极有可能为将军府的女儿。

这一下子让主母王氏的心思彻底活络起来,小动作频繁。

想到这里,秦墨的眉头皱了一下,看向重擎。

重擎会意,立刻回答:“殿下,将军府主母王氏近日频繁出入各府命妇举办的茶会花宴,极力携二小姐亮相。据我们的人观察,王氏甚至已暗中开始打点宫中关节。”

“至于楚二公子,前几日在红袖招为一清倌人与吏部侍郎家的公子争执,险些动手,最后是抬出将军府的名头才勉强压下,赔了不少银钱。”

他继续补充道,“另有一事,楚二公子近日与光禄寺少卿之子赵霖等一众纨绔往来甚密。昨日,他执意要带三小姐言歆出席赵霖在城西别院组织的诗会,王氏起初以言歆小姐性子静,不宜此类场合为由阻拦,但楚二公子坚持,王氏被说动,已应允此事。”

秦墨漫不经心摩挲木雕的手指骤然停下。

光禄寺掌管宫廷膳食宴飨,其官员子弟多属纨绔,与楚昱昭混在一起,再正常不过。那群人是何等货色,他也清楚的很。

他轻笑一声,“诗会何时?”

“回殿下,就在今日申时。”

秦墨挑眉,目光掠过纷飞的雪花,已能隐约望见远方江都巍峨的城墙轮廓。

他将那只雕刻粗糙的小木鹰在指尖灵活地转了一圈,随即利落地收回袖中,周身的锋芒尽数敛去,又恢复了平日里那漫不经心。

“知道了,那就去会会他们。”他语气随意,“对了,我走的这些日子里,大皇兄与三皇兄可还安分?”

重擎对此早有准备,“大殿下近日与其舅父崔相往来甚密,据我们的人观察,他们似乎在暗中谋划,意图阻挠殿下与将军府的联姻。具体手段尚不明确,但已有风声在部分朝臣中流传,暗示将军府门风有瑕,其女不宜为皇子正妃。”

秦墨倒没什么意外,从名节入手,确是他们一贯的风格。

“至于三殿下,”他继续禀报,“他倒是真称病在府中休养了数日,闭门谢客。不过,三殿下府上的长史,昨日却去了京兆尹府上拜访,而京兆尹的夫人,与将军府主母王氏是表亲。”

“一个想拆台,一个想捡漏,”秦墨懒洋洋地总结道,语气里带着几分讥诮,“还真是各显神通。”

他挥了挥手,“行了,准备启程,告诉咱们的人,盯紧些,尤其是崔相门下的动静。”

“是!”

马蹄踏碎琼瑶,车轮碾过冻土,这座繁华皇都,表面依旧维持着年关前的平静与喧嚣。

队伍缓缓驶入幽深的城门洞,风雪被隔绝在身后,而前方,是浮华笙歌下的暗流汹涌。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