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鬼灭之刃年冠 > 第二十章战国时代 入冬(第1页)

第二十章战国时代 入冬(第1页)

秋意像被抽走的丝线,转眼就缠上了冬的骨节。院角的梧桐叶落得只剩光秃秃的枝桠,风一过就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在催着人把最后一点暖意都收进屋里。

缘一蹲在白菜地边,指尖擦过饱满的菜帮,沾了层薄薄的土灰——这白菜长得分外好,外层的叶子绿得发乌,裹着里面嫩黄的芯子,沉甸甸的,抱在怀里能压弯胳膊。

“小诗,递个筐子来。”他回头时,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得乱晃,鼻尖冻得发红。

小诗正蹲在萝卜地里,手里攥着把小锄头,闻言应了声,把脚边的竹筐推过去。

她的手指冻得有些僵硬,刚从萝卜缨子上掐下来的几片枯叶,捏在手里碎成了渣。“这萝卜埋得可真深,”

她使劲把锄头往土里扎,“你看这个,露在外面的就有拳头大,底下不定藏着多大呢。”

缘一笑着走过来,接过锄头往她挖了一半的地方用力一撬,“咔”的一声脆响,带着泥的萝卜就整个翻了出来。

这萝卜足有小臂长,圆滚滚的,皮是鲜亮的红,沾着湿润的黑土,看着就喜人。

“今年雨水匀,菜长得扎实。”他用袖子擦了擦萝卜上的泥,“地窖里能囤上二十棵,够吃到开春了。”

两人没说话,只是埋头收菜。风穿过院子,卷起地上的落叶打着旋儿跑,撞到篱笆上又簌簌落下。

白菜要小心地把外层的老叶剥掉,只留紧实的菜心,不然在地窖里容易烂;萝卜得带着缨子一起拔,缨子能腌成咸菜,根须也得修剪干净,不然藏不住潮气。

竹筐渐渐满了,缘一一趟趟往地窖那边送,小诗就在原地把菜码整齐,偶尔抬头看他的背影——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粗布短褂,小小身体的脊梁骨在布面下绷得笔直,每一步都踩得稳稳的。

掀开木板时,一股阴凉潮湿的气涌上来,带着淡淡土腥味。

缘一跳了下去,地窖不深,也就一成人高度,旁边有一把木梯,四壁用石头砌得整整齐齐,墙角堆着几块防潮的石灰。

他在底下喊:“递下来吧。”

小诗就把白菜一棵棵递下去,听着底下传来“咚”的轻响——那是菜被小心放在稻草上的声音。

“左边再摆三棵就满了,”缘一的声音隔着木板传上来,有点闷,“萝卜放右边,记得垫稻草。”

等最后一棵萝卜送下去,太阳已经歪到西边了,把天边的云染成了橘红色。

缘一爬上来时,额上渗了层薄汗,他抹了把脸,把木板盖回地窖口,又压上块石头。

“妥了,”他拍了拍手上的灰,“这地窖严实,就算外面下大雪,菜也冻不着。”

小诗看着他,忽然笑了:“之前你说存的土豆能吃到三个月,结果才过了一个月就发了芽,最后还是靠吃山里的野菌子才撑过去。”

缘一也不恼,挠了挠头:“这次不一样,白菜萝卜耐存,再说……”他往厨房那边瞥了眼,“不是还有鱼肉干么。”

提起鱼肉干,小诗的眼亮了亮。

那是上个月秋汛刚过的时候,缘一去村外的河里打的鱼。

那几天他天天天不亮就出去,背着渔网和木筏,傍晚回来时木筏上准堆着半筐活蹦乱跳的鱼,最大的有胳膊长,最小的也比巴掌大。

他们在院子里支起木架,生了堆松针火,把鱼剖洗干净,抹上盐和晒干的花椒粉,挂在架子上熏。

松针烧起来的烟带着股清香味,混着鱼肉的腥气,在院子里飘了好几天,引得隔壁的阿婆都来看,说:“缘一这手艺,能赶上镇上的熏肉铺了。”

现在那些鱼肉干挂在厨房的房梁上,用细麻绳串着,黑乎乎的,看着不起眼,却透着股紧实的香。

小诗踮脚够下一块,用手掰了掰,硬得能硌牙。“得泡上大半天才能炖,”她把肉干挂回去,“到时候配着白菜炖,肯定香。”

缘一嗯了声,忽然拉起她的手往屋里走。“天快黑了,风更凉,进屋烧炕去。”

他的手掌很暖,把她冻得冰凉的手指整个裹住。

屋里已经生了火,灶膛里的柴噼啪响着,映得缘一的侧脸发红。

小诗坐在炕沿上,看着他往灶里添柴,忽然想起前阵子林子送棉花来的事。

一个大大的布包,打开一看,是蓬松的棉花,白花花的,像天上撕下来的云。

写了一封信,信中写:“想着你们俩冬天缺个暖和,就多送了点。”

两小只把棉花带给阿香婆婆,请她帮忙一起做成棉袄。

缘一力气大,拿着木槌把棉花打得蓬松,小诗就坐在旁边,把弹好的棉花铺在旧布上,一针一线地缝。

布是阿香婆婆丈夫去世衣服剩下的蓝粗布,有点硬,针脚得扎得密才挡风。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