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红楼之小斯 > 黛玉进京(第1页)

黛玉进京(第1页)

果不其然,她的话音刚落,贾琏的脸色都变了。他沉默了半晌,才说道:“既然表弟表妹都已经安排好了,那就等表弟休沐在家时我再来拜访吧~!”他甚至都不想留在林家住两日,只喝了泡茶,就借口需要去看采买的东西落荒而逃了。

紫鹃染了风寒,好容易养好了身子,得知林黛玉即将要回京的消息,正高兴呢,今儿见了贾琏与林黛玉这般相处,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什么都没说出来。

一开始她来到林黛玉身边也只是希望能从二等丫头再升一升,日后即使林黛玉要离开贾家,她伺候过表姑娘的功劳,好歹能混一个一等丫鬟的身份。后来见林黛玉与贾宝玉相处得很,又有了妄念,日后若是两人能成,她或许有希望……

于是她总会暗中撮合,希望能让两人成事儿。在直到袭人被分到宝玉身边,成了他的屋里人之后,又开始立跟她完全不同的人设,希望通过这样,能够让宝玉意识到她的重要性,日后也有上位的可能。

只是没想到的是,林姑爷去世,回乡奔丧才发现居然还有个弟弟。而且,林黛玉的弟弟十分顶事儿,不仅仅将家里的事儿安排得井井有条,还连带林黛玉也大变样。如今她身边可不像从前在贾府时那般孤立无援,有了家人,有了新的丫鬟小厮使唤,她的地位一落千丈。

即使林黛玉待她与从前一般无二,可紫鹃还是觉得惶恐不已。

好容易盼来了他们即将出发去京城的消息,紫鹃心里再次燃起了希望,或许,等去了京城,林黛玉见了宝玉,一切就会好起来了吧。

只是她不知道的是,林黛玉在林瑢玉的影响下对贾府已经大大改观。别说是回去借住,就是长住也不可能再跟宝玉有什么。

“紫鹃姐姐,你发什么呆呢?”碧萱给林黛玉端来了日常保养的汤药,看着边上呆呆站着的紫鹃,忍不住问了一句,“银芽姐姐已经把里屋收拾好了,今儿她说她来陪寝就好,紫鹃姐姐先去休息吧。”她说着,见林黛玉喝了药,将蜜饯往她跟前推了推,拿着空药碗就下去了。

紫鹃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发现并没有人想听,只能黯然退下。

回了林家之后,林黛玉身边就多了林瑢玉给的碧萱和她的弟弟碧泽。两人都是家生子,自然要比她这个贾府的丫头更得用些。原本还能仗着自己跟林黛玉同甘共苦过一段时间,又比碧萱年纪大些,管着林黛玉身边的事儿,如今来了个宫里的嬷嬷,一切就大有不同。

苏嬷嬷可不是吃素的,虽然性格看着挺好相处,可雷霆手段只出手一次,就将林家的下人都收拾得服服帖帖。如今林黛玉身边又添了两个大丫头,一个是银芽,也是家生子,从前在针线房伺候着,绣花的手机是极好的。一个是挽芙,厨艺极好,如今这熬药煮汤的事儿,都是她在操持。

有了这么两个人,林黛玉身边更是滴水不漏,紫鹃觉得自己慢慢被边缘化,危机感满满。偶尔甚至都想不起贾府的人来,只觉得自己能关注到的就是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恨不得将其他三人都给比过去,再次成为林黛玉身边的第一丫鬟。

这事儿也是苏嬷嬷乐见的,有竞争才有进步,她还专门给林黛玉上了一课教导她如何御下,效果还挺好的。

时间飞快,林黛玉吩咐林忠开始筹备出发的一切事宜。期间,林瑢玉休沐归家,再次去了弘晓那儿,得了他的准信,与书院的同学和贾琏都约好了出发的日子,回书院继续读书。

贾琏在离开林府后便去了甄家,跟在林家的心虚不同,他与甄府的人相处起来更自在许多。他来帮贾政送过信,与甄应嘉打交道时感觉还行,如今虽甄府家道中落,可看在从前的交情上,加上有家人的嘱托,贾琏表现得很谦逊。

“房子可以等到了京城再找,若是没地方住,可以先到府上安顿些日子。都是亲戚,从前老太妃对贵妃娘娘也颇为照顾,如今叔伯出了事儿,自当多加照顾些。”贾琏对甄夫人十分客气,“宝玉兄弟与我弟弟同名,也是巧得很。”

他唤起来还挺别扭的,将这件事当做是笑谈,说与甄家人听。

甄夫人当然也听说过贾府的宝玉,曾经还在宴席中见过,虽有些看不上,这会儿还是恭维道:“可不敢跟你弟弟比,听闻这孩子出生时天降异象,衔玉而生,自是有不凡造化的。我家这孩子资质愚钝,怕是比不上你弟弟呢。”

在她看来,自己的儿子当然是最好的。从前年纪小不懂事的时候曾经说过一些糊涂话,做下一些糊涂事,这会儿家里经历了大变,情况已然不同,儿子也醒悟过来了。甄夫人觉得自己下半生有依靠,反倒是没太有心理落差,日子过得还行。

当然了,烦恼也是有的,比如儿女的婚事。她就想着尽快进京,远离江南这边,等甄宝玉真能在科考上有成绩,或许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我们就别互相夸了,关于进京这事儿,我刚去了林家,林家表弟表妹也要同行,日子定下来便通知你们。应该就在几日后,您提前做好准备吧。”贾琏不想提弘晓,生怕甄家人有想法,反正到时候肯定是他们单独一条船,想来也不用打交道。

也不知道甄应嘉能不能因为检举有功获得减刑,总而言之,甄家的事儿虽是皇帝下旨彻查,抄家也是圣旨,但此次下江南的钦差就是弘晓,他与甄家,关系不可能好到哪儿去。

原本贾琏以为只有他和林家姐弟俩,加上甄家同行自然问题不大。谁知道林瑢玉还跟弘晓攀上了交情,他已经开口了,再拒绝似乎也不大好,像是怕了弘晓一样。一想到宫里的元春,他的腰杆直了些,努力将那件事淡忘掉。

不过,被送出门后,他还是偷偷向管家透露了消息。至于管家跟甄家人说完他们是什么反应,就不在贾琏烦恼的范围内了。

等到出发的日子,秋风渐起,水色茫茫,上船后竟感觉有凉意阵阵袭来。林黛玉身体好了许多,这会儿正赏着江景呢,上回从扬州城回来是护送爹爹的灵柩,根本无心其他,这一次再到码头,心境上有了大不同,也有了心情欣赏美景。

林瑢玉将人和东西都安顿好,他们姐弟俩就在弘晓的船上,更后方隔着一段距离,跟着的是贾琏的船,船上除了住人的几间房,其他都堆满了货物。原本甄家人以为贾琏会租一搜船单独载人,没想到是跟货物混载一起。

将行李都运到码头后,他们发现的时候的确也是有考虑过在码头雇一艘船,只跟在他们船队的后面,也算是同行了。无奈还在交涉的时候就发现弘晓的船已经出发,只能勉强上了贾府的船,错过了机会,憋屈地挤着。

这么多人和行李都挤在一艘船上,即使是温和如甄夫人,都暗暗在心中有了恼意,总觉得贾琏是故意的。如果贾家人并不愿意带上他们,可以拒绝,而不是这样,同意了之后又耍小动作,让他们硬生生吃下这个哑巴亏,憋屈不已。

如今她与女儿同屋,宝玉也被迫挤在一个小小的仓房里,他们的东西更是只有两个仓房可以放置,记得满满当当,有些还差点儿挤坏。要不是她有先见之明将大件换了银子方便携带,这会儿真该抓瞎了。私下跟女儿抱怨几句,未曾想她却将这些都暗暗记在心里,发誓有朝一日要找回场子。

或许正是这样的无心之过,做多了也得罪多了人,才有后来墙倒众人推的局面,才有贾府下人都纷纷叛逃的惨剧。不过这些都是后话,这会儿他们正赶往京城,奔向那个不知名的未来呢。

“姐姐,先别看景儿了,过来用一盏燕窝羹吧,”林瑢玉端着盘子走进来,将盘子里的燕窝放在桌子上,喊着一直靠坐在窗边的林黛玉,“等会儿该凉了,刘大夫配了些药材进去,最是滋补,吃了这么一段时间,感觉姐姐的气色都好多了。”

原本他是不太相信这东西,总觉得被夸大其词,可是坚持了这么一段时间,林黛玉的的确确是好转了,也让林瑢玉看到了古代中医的厉害之处。他渐渐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以更包容的态度看待这个世界发生的一切,而不是一个后来者高高在上的姿态。

或许正是因为他已经完全融入这个身份角色,所以说话办事渐渐也有了少年心性。

林黛玉不知道各种缘由,只以为弟弟是在书院交了朋友的缘故,故而对同行的陈益楠等人格外好。大家都是借的弘晓的这艘官船出行,可衣食住行上,都有林家带来的人伺候着,带来的东西用着,连带林瑢玉在学子之间的口碑都好了许多。

毕竟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书生意气,却也是有自己的一套礼仪规范道德感的。他们也不再避着林瑢玉,偶尔还会带他一起讨论学问。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