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指冷白修长,握着青色的茶盏,如同雪映青山,格外好看。
宁禾垂眸看了一会,才接过茶盏。
杯壁温热,热气弥漫。
她沉默片刻,仰头把茶水喝了,转头看着他秀雅的脸,扬唇一笑:“我有什么不宽心的?该不宽心的,是那些背地里盼着我死的人。”
她手里那把剑,可不是吃素的。
面前少女神采飞扬,眸光湛湛,段沉玉怔住,复莞尔一笑:“是玉多虑了。”
*
过了三日,车驾终于驶入长安城。
虽是天寒,街上依旧人流如织,不仅有着宽袍大袖的汉人,更有高鼻深目裹着皮裘的胡商。
驼铃声、车马声、叫卖声交织,市井喧嚣。
车并未在闹市停留,径直驶入城东宣阳坊一处显赫的宅邸前。
这宅子门庭高大,匾题“杜府”二字,门前矗立两只石狮子。
府门早已大开,仆役分立两侧,屏息静候。
只见一年约三十六七,身着紫色绸缎深衣,外罩玄色貂裘,头戴进贤冠的中年男子立于阶前,容貌儒雅,眉宇间与宁禾有三分相似。
他身侧站着位华服女子,梳着时兴的归云髻,插赤金点翠步摇与珠钗,身着红织金锦缎广袖裙,外披雪白的狐裘,容颜明媚,气度雍容华贵,眉眼间自带一股天潢贵胄的矜贵。正是杜文长的继室平阳公主,当今秦国皇帝的姑母。
宁禾掀帘跳下车,杜文长皱了下眉,待看清她的容貌,神情复杂。
他无声叹了口气,面带笑容上前,上下端详着宁禾,慈和道:“可是我女阿禾?”
宁禾打量了下眼前的男人,嗯了一声。
平阳公主见这继女态度冷淡,眸光微闪,随即热情迎上去,执起宁禾的手,语调温柔:“禾娘果真清丽脱俗。”
宁禾感觉自己的手被一只柔滑微凉的手握住,登时汗毛倒竖。
她当即抽回手后退一步,拱手道:“见过公主。”
平阳公主似乎没觉得宁禾的举动不妥,她笑道:“都是自家人,禾娘日后唤我一句母亲便是。”
宁禾默不作声。
门内突然又出来两个年轻郎君与一位小娘子,皆衣着锦绣,披着厚厚的貂鼠斗篷,是平阳公主的孩子。
他们站在父母身后,规矩行礼,口称“阿姊”,好奇打量宁禾。
其中约莫十四五岁的郎君,眸光隐有鄙夷。十二三岁的女郎也撇了撇嘴,带着些许倨傲。唯有和宁禾差不多大的郎君,目光平常,甚至称得上友好。
宁禾也看了三人一眼,随口问了好。
杜文长见状开口:“外头风大,快都进府罢。”
李胤方才去办事,姗姗来迟,只当没看到暗流涌动,对杜文长和平阳公主笑着道喜:“子瑜兄和公主盼了禾娘十几年,如今总算阖家团圆。”
杜文长笑道:“多亏了仲远兄一路相护。”
两人来回客套一番,李胤便告辞了。
宁禾看了眼车队,段沉玉恰好掀开车帘,探出头对她温煦一笑。
她不动声色收回视线。
杜文长虽早听好友言女儿身边有个气度不凡的郎君,却也不太在意,只当是个意图攀附权贵的寒门子弟。
李胤的车队驶离了杜府门前。
杜文长转过脸来笑道:“外头风大,进去吧。”
宁禾点头,被杜家人簇拥着进了府。
杜府乃是前朝遗留下来的宅院,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陈设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