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科和犬科比较接近,食性挺杂。
冬眠结束后,北极熊主要依靠春天的海豹为食。
天气逐渐回暖,雌性海豹会爬到冰川上生孩子。
拿北极熊最经常吃的环斑海豹举例,雌性环斑海豹会在3-4月份爬上浮冰分娩。
刚出生的幼崽,浑身覆满胎毛,暂时无法适应水下环境。
大海豹会陪着幼崽,直到哺乳期结束,然后返回深海觅食。
幼崽需要独自留在岸上,等胎毛褪去,换上防寒潜水服才能下水。
海豹呆在冰川上的几周,是北极熊最快乐的时期。
可随着全球变暖,冰川融化速度越来越快。
刚刚进入五月,海豹便消失了。
有些海豹甚至改变习性,不再来这片冰川分娩,让北极熊狩猎变得愈发艰难。
单身北极熊处境相对轻松,可以抓海鱼或者抢夺冲上岸的尸骸。
带崽北极熊必须分泌足够的乳汁,海鱼和植物很难满足它们需求。
遇到被北极熊哄抢的尸骸,熊妈妈也不敢随便靠近,害怕小熊变成其他熊的食物。
北极熊看似憨态可掬,实际是凶残的猛兽。
饥饿的雄性北极熊,甚至会毫不留情攻击昔日的爱侣。
此前,熊妈妈就因为遇到公熊抢食,即使拼尽全力依然失去了一个孩子。
雌熊的体重只有雄熊的一半,正面冲突根本不是对爪。
熊妈妈受了伤,走投无路。
为了保护仅存的孩子,它想到这片海岸,带着幼崽重新回到这里。
海岸边有许多海鸟,有大量的旅鼠和高原兔,看似不缺猎物。
但它们要么会飞、要么身形灵巧、要么跑得特别快。
熊妈妈折腾了一会儿,既没有抓到鱼,也没逮到兔子。反而还因为烈日下剧烈活动,给身体造成很大负担。
北极熊身体庞大,常年生活在极寒区域,运动和长期日照都会给身体造成负担。
瘦弱的小熊贴在妈妈身边,怯生生发出乞食的声音。
北极熊一屁股坐下,把小熊抱在怀里喂奶,自己啃了啃附近的苔藓和地衣,勉强垫了垫肚子。
北极熊能够依靠植物充饥,甚至有的熊会在夏季,短暂变成素食动物。
但仅靠地衣和苔藓,无法为北极熊提供足够的热量。
它的哺乳期比北极狐长得多,幼崽出生第一年完全依赖母乳,有的妈宝熊2岁左右才断奶。
熊乳中脂肪含量大约35%,只有这样才能让小熊补充营养,抵御寒冷。
熊妈妈摄取的营养不足以分泌乳汁,她就只能消耗自身脂肪。
从怀孕期开始,一直消耗自身脂肪的熊妈妈,已经没有多少可消耗了。
何况她还带着伤,因为长期泡在水里,腹部的血窟窿迟迟没有愈合。
熊妈妈啃了两口草,怜爱地舔了舔幼崽。
它虽然能吃草,但苔藓的味道显然不好。
母熊强迫自己多吃几口,至少要撑过对北极熊而言最难熬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