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骨鱼65一斤,3斤岂不是得接近200块?
而且两个人可能吃不完,又不好打包,回头浪费了APP不报销还得自己掏钱。
鲤鱼倒是便宜又小,但是刺多,陈灵肯定不喜欢。要不换个菜,尝点别的?
于是两个人又商量着,定下酸笋炒牛肉、水煮丝瓜。
正当禾嫒尺继续看菜牌,准备再定一个荤菜时,陈灵忽然说,要不然还是试试酸芋苗焖鱼。
禾嫒尺转头看她:“剑骨鱼好贵,又大条,你确定吗?”
陈灵平时其实有点抠门,她家境不穷,上学时手里就总有点闲钱。但她就是不爱花大钱,也不喜欢浪费,接近两百元吃一条鱼,她不一定愿意接受。
“那我们不吃这个酸笋炒牛肉,就吃鱼和丝瓜。”刚才坐滴滴时,司机把这道菜夸得天上有地下无,吹得天花乱坠,陈灵真是太好奇了,到底什么味啊?
65一斤就65一斤,反正168的烤鱼她也吃过,再加点配菜就能奔着200去,根本没在怕的。
因为鱼得现捞现称,所以两人点完单还不能坐下等餐,得跟着大姨去看鱼。
走在大姨身后,禾嫒尺视线四处打量,在猜测店内的鱼缸到底放哪儿,随后跟着大姨来到了漓江边——???
看见大姨开始在江里捞鱼?
走近看,两人才发现这家店的鱼居然都用网子养在漓江里,连鱼缸都省了。
“2。8斤,可以吧?”大姨指着称说。
“哦哦,可以。”两人还没从这家店在漓江里养鱼的冲击中缓和过来,听说鱼不超过3斤,赶紧同意,并各自掏出手机或相机,开始拍摄这家店的‘天然鱼缸’。
拍完后,陈灵将视频丢进各个平时常聊的群里,还发了个朋友圈,才回大厅里坐着等菜。
随着时间越来越接近饭点,店里逐渐热闹起来。
原本两人进店时,店里已经有两桌客人。18点刚过,又陆续进来好些客人,全是大团体,每桌客人最少也有6人以上。
看大家的穿着打扮和口音,听着都像是本地人。他们点菜麻利,像是来之前已经确定好自己要吃什么,基本每桌都点了鱼和鸡。
由于鱼烹饪起来费时不算长,两人倒是没等太久,就已等到她们那份酸芋苗焖鱼。
这道菜不是水煮菜,和啤酒鱼不太像,啤酒鱼的汤汁更多一些。
倒是更类似干锅,只是底下的汤汁又比干锅菜又更多。剑骨鱼已经被剁成块状,过了油,大量酸芋苗混合和辣椒炒过之后,再用姜、蒜等调味料和鱼块一起焖煮,等汁水收得差不多,撒上一把鲜葱段就能出锅装盘。
上桌时用一个黑色的敞口锅装着,放在卡斯炉上,让火苗在底下持续给鱼加热,好让它不至于在冷风中快速凉透。
两人也不客气,直接伸筷子夹了鱼块放碗里,将鱼肉拆下,再蘸点酸芋苗汁投入口中。
新鲜的剑骨鱼肉质鲜嫩又紧实,入口嫩滑不易散,芋苗发酵之后的酸味经过炖煮,已经透入鱼肉里。随着每次咀嚼,咸辣带些天然发酵的酸味在嘴中绽放,有些粗犷,却不失美味。
尝过味的禾嫒尺十分庆幸她俩点了这道菜,正准备夹一片酸芋苗试试。
而陈灵则是转头朝服务员招手:“阿姨,米饭!”
第89章
眼看大姨把黑漆漆的鼎打开,往一个大面碗里给她们盛饭,禾嫒尺放下筷子,忍不住带着相机跑过去瞧一眼,顺便拍张照。
米饭在鼎里显得格外白皙,乍一看倒是和平时用电饭煲煮的没什么两样,只是饭勺往下翻时,能看到鼎锅边上有少量锅巴。
现在的电饭煲煮饭不会有锅巴,所以禾嫒尺也没怎么吃过。如果到店里专门吃煲仔饭,或是点锅巴菜,也能尝到锅巴,只是那些锅巴大多是因为油分多才出现的。
更类似油炸大米的效果。
鼎锅饭在煮的时候不放油,就是正常的水和米,仅凭借温度和锅,在煮饭时让米饭自然焦化,属于老式锅巴。
刚从鼎里盛出来的米饭离近了还能闻到米香。
上桌时,禾嫒尺抵制住米饭配酸芋苗焖鱼的诱惑,先拍了张照片才坐下开吃。而陈灵已经忍不住又干掉一块鱼,正夹着酸芋苗尝味。
酸芋苗炒过之后,呈比较暗的黄绿色,吃起来口感爽脆,配上辣椒和鱼汁焖煮,哪怕直接吃酸芋苗,也能下好几口米饭。
更何况鼎锅饭是真香。
就连对米饭要求不怎么高的陈灵都能尝出来,柴火烧的饭确实不同,而且现吃比昨天外卖的盒饭味道更香。
好菜加好饭,搭配起来1+1大于2。
剑骨鱼有些肥,靠着皮和骨肉肉相接的地方咬一口,鱼皮软糯,鱼肉咸酸嫩软,而且吃起来还有一股鱼脂的油香,因为足够新鲜,又尝不出来任何腥味,对于喜爱吃鱼脂的人来说真是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