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如遭雷击。
先前他也认为没有贻误军机,就是可以去咸阳请赏。
就像在南昌亭长在吃了数月的饭,只因亭长不再资助他,他就认为对方是个小人。
他甚至打算等到功成名就还乡之时,赐亭长一百钱来羞辱他做好事有始无终。
可只要像秦二所说的那样置身于对方的处境,却会看到全然不同的一面。
“信,受教。”
………
看来韩信虽然固执,却不是不会反省的人。
嬴云曼轻易就看出这是什么情况:
退朝后再私下斥责,说明当时她对韩信的态度极其谨慎。
南越巴蜀未归、项羽降秦不久随时可能跳反,这时候确实不能与韩信交恶。
取消封侯的仪式,是对臣子极其严重的羞辱。
只有在韩信认错认罚的情况下,她才会如此处理。
瞥见祖龙微微颔首,嬴云曼突然冒出个诡异的念头:
她爹该不会信了天幕上的“宠”字?
以为她会见色起意、因私废公、要美人不要江山……
在看到她切实处置韩信后才放心?
越想越像这么回事,而且这么想的肯定不止祖龙一人——
嬴云曼对此有六点要说:“……”
【兵仙下凡这形容是真贴切,在此之前谁能想到用兵如神的韩信在政治上像个弱智。】
【弱智这个词就过分了,用秦二给的评价就行。】
【低情商:弱智。】
【高情商:幼稚。】
【其实也只有在知道兵仙幼稚的前提下,看殿前请封才会觉得好笑还好嗑。站在当时群臣的角度,那可就是将军对帝王的试探,只是秦二足够强势,压住了韩信的野心。】
【所以后来秦二改革军制时,就有很多人暗中联系韩信,告诉他造反的时机到了。】
【然后兵仙的迷惑行为又又又来了:他既不造反也不上告!】
【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
【都不能算试探了,这是最纯粹的找死。换作其他任何君王,韩信都必死无疑。】
秦人不知道“弱智”是什么意思,但知道幼稚是指“年纪小”。
所以这句话是在骂兵仙在政治上跟小孩子一样。
“见知不举者与同罪,韩信此举确实……难以理解。”
在天幕的熏陶下,不少秦人说话都染上些后世人的习惯。
造反,那是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