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别的女人谁都没要,就只愿意娶姜氏。
那吴家的婶娘还在世时,吴大郎倒还是吴家长孙待遇。待吴家婶娘一走,这吴大郎就彻底成了吴家的外人。
若没出意外断了腿,倒也无所谓。左右他大了,又是秀才老爷,日后考取功名搏出前程来,不但不必再倚仗家里,反倒是能托举起整个吴家来。
可屋漏偏逢连夜雨,没了祖母后不久,他出了意外。
自此之后,这个孩子在吴家的待遇,彻底的一落千丈。
他断了前程后,倒是叫姜氏带来的那个拖油瓶捡着便宜了。
靠着吴夫子对他的鼎力相助,他先考过了童生试,后又中了秀才。如今听说,还要去参加省城里的考试,要去考举人老爷呢。
他们村里,还没出过举人老爷。
她听自己男人说了,说一旦考中举人,就可以吃上皇粮。
冯桂花看不上姜氏母子,所以,她私心里是极不情愿那吴二郎考中举人老爷的。
而此刻,她望着面前这年轻后生,只巴望着他能治好了腿,再一路高升,重见旧日光芒。
今日一早起,冯桂花脸上的笑就没消失过。
想着他们小两口还得赶去叶二叔家,冯桂花赶紧停了对吴大郎的打量,催促他们道:“康哥儿我给照看着,你们快去快回。”
昨儿去是要东西去,今儿去则是送钱去的,心情自然不一样。
既知道了叔父家里条件不好,几乎是要穷得揭不开锅,所以这次去之前,夫妇二人先在镇上采买了些米面类的东西。
又去屠户铺子里割了五斤肉,另买了两斤的大筒子骨。
虽叶婶娘并没敢对叶雅夫抱太大的希望,但昨儿叶雅芙话说在了那儿,她总归心里是记挂着的。
尤其眼下儿子女儿被他们老两口拖累得日子实在是有些过不下去了,叶婶娘没了法子,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叶雅芙身上。
巴望着她可以兑现诺言,救自己一家脱离苦海。
为此,昨儿一整晚都没睡得着觉,今儿一早天没亮,她就起床站村口去望了。
一直望到天光四亮时,似才缓过神来般。
她觉得自己是魔怔了,赶紧把脑中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全都甩出去,然后回家。
家里男人病得重,得她不离眼的伺候着。她怕自己离开太久,男人就会因一时想不开而选择了结自己。
回去伺候完了男人汤药后,又去隔壁房间陪着女儿坐。母女两个枯坐一块儿相视无言,只能默声的一起抹眼泪。
日子虽难,但总得过。
所以,等到快中午,该做饭时,叶婶娘抬手揩了一把脸上的泪珠,她沉叹一声,站起了身子:“你且好好歇着,我去做饭。”
“娘,我来吧。”叶青禾不忍心母亲天天都这么累,自然想为母亲分担些什么。
但叶婶娘却一把按住了她,将她按回了床上去坐着:“你、你身上还带着伤,别劳累到了。娘生个火烧个饭又不累,你快躺着去。”
叶青禾想忍住不哭的,可实在委屈,且那样的日子她也实在过不下去了,那眼睛里的泪水便一直往下掉。
女儿眼泪止不住的掉,原本已经调整好情绪不再哭了的叶婶娘,又没忍住,跟着一起哭起来。
母女两个还不敢放声大哭,怕隔壁屋的人听到,只敢默声啜泣着。
而这时候,门外突然响起了一道熟悉的嗓音:“青禾,我来接你回家了。”
听到这个声音,叶青禾本能反应就是吓得往自己母亲身后躲去。
“我不要跟他回去,娘,我不想离开您。”说着眼泪更是掉得汹涌起来。整个人也瑟缩着,明显的紧张害怕。
她知道娘护不住她的。
若父亲母亲能为她挡去这一灾祸,她又怎会一再的受那董童生的侮辱呢?
爹娘自是爱她的,可爹娘无权无势,又一穷二白,他们自己日子都过不下去了,又怎能帮衬得到自己。
他们倒是想帮,可他们没那个能力做到。
叶婶娘这回却是豁出去了般,只让女儿青禾躲屋里,她鼓足了勇气后,气势汹汹冲出去同那董童生对峙。
从前,虽知他混账,但因他身份在那儿摆着,实在没法子,回回他来,哪怕心里再憋屈,也都只能笑脸相迎着。然后,总得顾及着他童生的身份,最后只让他发誓保证不再打青禾后,便又让他把女儿领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