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高门寒婿的科举路晋江 > 160170(第16页)

160170(第16页)

她独坐半晌。

……

沈家。

沈家三房沈凉夫妇来到京城已是九月中,话说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正赶上京城各家吃蟹的季节。

得知他们到了,舒家特地买了一篓子个大黄满的蟹,叫舒兰庆和沈月二人带上,回娘家见见两个长辈,说说话尽尽孝。

史家听说后也遣人送了礼来,侯府出手更是大方实在,给沈知秋送了一方端砚,给张氏和沈知朵母女各一套京城最贵的石榴娇胭脂,另有各种稀罕玩意儿二十多件,供他们回乡时带走。

本是寻常的人情往来,蟹黄的美味,端砚的名贵……落在沈凉夫妇二人眼里成了泼天的富贵,他俩眼热无比,夜里关起门来躺在床上睡不着觉,都想着得赶紧把沈知朵跟周府的亲事定下来,恨不得明日就送闺女上花轿,他们好早日跟着享福。

“应付了舒家、史家两三日,”张氏说道:“明日无事咱上街裁两身新衣裳,等做好了穿上体面点儿去周家找黄嫂子……别叫人家等急了。”

“阿朵给我看阿月送她的一副头面,”她又说道:“乖乖,簪子、钗子、掩鬓、花钿……少说有十件了吧,全是金子打的……这才一个舒家媳妇儿就这么气派,周家更不知多阔呢……”

……

而在另一进院子里,沈煌夫妇也夜不能寐,朱氏在被窝里踢了他一脚说道:“三房那点子心思,你都瞧见了吧?”

沈煌:“先甭管他两口子什么心思,外头传的沸沸扬扬的,说周家的小郎君看中阿朵了,要同咱们家结亲,这事儿是不是真的?”

沈凉夫妇来了之后,绝口不提沈知朵同周家的亲事,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上头去,一直被瞒着,还是今儿白日里女婿舒兰庆带着女儿沈月回娘家时模糊地提了一嘴,虽然那孩子厚道没说别的,但他还是听出了舒家的意思——对这门亲事要三思啊。

“你问我,”朱氏翻了个身背对着他生气地说道:“我问谁去。”

沈煌从床上坐起来:“我问问阿秋去。”

朱氏也不拦他,随他去了。

过了好大一会儿沈煌回来说道:“果然是这么回事。”沈知秋毫不隐瞒,如实告诉他了。

朱氏呼啦掀开眼皮:“周府的小郎君瞧上了阿朵?”这怎么可能,三房两口子别是被人给骗了吧。

沈煌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对了,你明日去史家串个门,就这事儿问问史老夫人,叫她给拿个主意,这门亲事能不能结。”

史家总归是经历过风雨沉浮的世家,凡事比他们看得长远。

“嗯,”朱氏应了声:“我明日就去。”

次日她去史家跟史老夫人一说,把史家也惊到了,史二夫人先冷哼道:“周家这是看着阿池得势要寻个助力,才打这样的主意。”

史老夫人深深地皱了眉头:“要是沈家跟周家结亲,日后不光阿池,连我们史府都要与他家一气……”

看样子是不赞成的。

原来周家是冲着阿池来的。朱氏只觉得心里头一凉,险些打个寒噤,她讪笑道:“要我说女儿家还是别攀那么高的枝儿,过不踏实……”

已打定主意回去叫三房拒了这门亲事。

“亲家母你是个明事理的,”史二夫人说道:“我们放心了。”

朱氏从史家回去,也不曲里拐弯,她拉上沈煌直接对沈凉两口子说道:“周家看中的是阿池,想结亲后得他的相助,那周小郎君看重的也不是阿朵,兴许是为了周家娶她,他心中难免委屈嫌她怨她,阿朵进门后哪儿会有好日子过。”

“这门亲事,还是推了的好。”

沈凉还未开口,他媳妇儿张氏就拉着脸子说道:“哟,二嫂,阿池多大能耐,叫人家周家值得花这样的心思,我怎么瞧着二嫂是怕阿朵比阿月嫁的好,越过她去呢?”

“别家但凡有一枝发达了,可着家中的兄弟姊妹拉扯,”她冷言冷语:“咱家倒好,只许你们二房富贵得意,不许我们出头……”

“二哥,”沈凉跟在他媳妇儿后头对沈煌说道:“你别嫌我做事绝情,这次我们回去就跟爹说,跟你们分了家,日后各过各的,谁也别管谁的事儿。”

为了不叫二房截胡他们三房与周家的亲事,他想出了分家这招:“阿朵的事,就不劳二哥二嫂操心了。”这两口子是一句劝都听不进去。

他们想着既攀上了周家这门亲事,日后自然有享不完的富贵,分家才好,别搅合在一处叫别人沾他们的光。

“我巴不得不操这个心,”朱氏也气上头了,拿话激沈凉两口子:“你既要分家,那就分,口说无凭,你们立了字据来,日后想反悔可不成。”

沈凉难得高声说回话:“阿秋,取纸笔来,给你二伯父写个字据,趁着你爷奶还在,咱们三房预先分出去,从此清清静静过日子。”当朝《律例》规定,一家父母还健在的时候,亲兄弟不得分家出去自立户,那是犯法要挨板子的,但如果只分家产不分户,也就是官府说的同籍异财,是允许的。

他说的“预先分出去”,就是分家不分户,同籍异财。

纵然不分户,但分了家的那房从此就跟家中的其他房算清了帐,不再掺和在一处用钱了,各花各的,《律例》中还有一条,“兄弟子侄,久经析居者,罪不相及。①”,说得清清楚楚,分家之后,犯了事不相互牵连。

沈知秋看着他,眼中全是木然。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