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高门寒婿的科举路三六九龄免费阅读 > 250260(第14页)

250260(第14页)

曹慈从前几天妄图保全翻身到此刻只求能保命。

皇帝微愣:“从心啊,”曹慈字从心:“朕与你认识十四多年了,你我君臣这么久的缘分,实在是难得,到底没有善终给史书留一段佳话啊……”

曹慈跪在他脚边痛哭流涕:“罪臣共敛财一千六百万两,愿尽数送给陛下,求陛下留臣一命,有生之年还能看见陛下治理之下的人间烟火。”

皇帝老了难免心软,但在听说一千六百万两的时候着实惊了惊,他连六百万两都不敢想,没想到前面还得加个一千,真让他刮目相看。

“纵然朕想保你一命,”皇帝摇摇头:“只怕有个人不肯,你还是去找他吧。”

沈持。

如果沈持留曹慈一命,该怎么向天下揭发这个案子,轻重如何,他应该有所衡量,他也不知沈持是要一举置曹持于死地还是……只将他逐出朝廷便罢手。

曹慈叩头:“多谢陛下,臣这就去求沈相。”

沈家。

沈持接到一封从岭南来的信,信中的字迹飘忽无力,写信人必是病了,手握不稳笔的情况下才会有这种情况,他心中大惊,一目十行扫过去,是江载雪的,他说岭南瘴气重重,他抵达四个月来一直缠绵病榻,又不知得了什么病,双目视目模糊,几乎看不见东西……

他说趁着他还清明,抓紧写封信告诉沈持,他被流放是自己疏忽没有防范着了小人的道,他并不怪沈持,也请沈持不要自责……

沈持拿着信的手微微发抖,急问送信之人:“请大夫看了吗?”

来人摇摇头:“当日所带银子都打点了人,身上留的勉强够口粮……”为了不让家人操心,他没有写信告之家人,江家还不知道此事。

沈持听了眼眶通红,立即让赵蟾桂把他新年的俸禄拿出来,又凑够一百两,让去找最快的镖局送到岭南给江载雪用,并嘱咐他一定要找最好的大夫医治眼疾。

……

看完信再站起来时,他的双腿沉重得像是灌了铅一般,走一步挪一步。

夜间,曹慈一个远房的侄女婿国子监司业李隽来访,开门见山道:“曹相托下官来通个话,他说他愿将家资悉数献给圣上,想乞一命安度残年。”曹家托他当传话筒来的。

沈持眼睛红红的,他丝毫不加掩饰:“李大人,在下刚收到江载雪的来信,”他将那封信展开:“请李大人过目。”

李隽是个读书人,还算有些良知,看了一遍默然良久:“下官实在找不出话来说了,打扰沈相,告辞。”

沈持抬手作揖:“李大人好走。”

李隽离开沈家后给曹府画了一个剥卦送进去,《周易》中,此卦象为坤地艮山,山高地低,山之土石剥落而下,如秋末树叶凋零,草木枯萎毫无生机,是个死卦。

告诉曹家沈持决不会手软。

看到剥卦后,曹慈又弯腰吐出一口血来。

“那本相便与他同归于尽。”他发疯一般取下墙上的佩剑,目眦欲裂:“明日去上早朝,家丁跟随我,见了姓沈的便杀!”

只不过他再没有机会等到清晨的五更天去太和殿上早朝了,因为当夜,沈持进宫去面圣回来后,新月娟娟的三更末,大理寺卿柳正、少卿冯遂等人带着上百名衙役层层围住了曹府。

一同前去的大理寺丞孟度手里恭敬地举着一道查抄曹府的圣旨。

第258章

被马蹄声惊醒的京城百姓点燃烛火,一家家一盏盏很快亮成一片,京城里许久没见过这样大的热闹了,好事者披上棉袄,不管初春寒风料峭,竟纷纷爬上墙头伸着脖子朝曹府的方向张望。

偌大的曹府里黑灯瞎火,不见一人乱窜,亦不闻一声哭喊。曹慈微微佝偻着背,让曹四提着一盏琉璃风灯,一步一步从内院走到正门口,打开朱红色的厚重大门,他拢了拢大氅站定,目视着柳正说道:“哟,柳大人。”到底是身居高位多年,受人奉承仰视惯了,纵然从云端跌落,面上也竭力维持着矜贵。

柳正公事公办地一拱手说道:“本官奉旨前来办差,若有得罪之处,还望曹相海涵。”说完他微微偏脸看了一眼孟度:“孟大人,宣读圣旨。”

孟度卷了下衣袖,阔步上前展开明黄色底的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曹慈因劫掠民财,祸国殃民,朕不得不为之。今令抄家,以示威严,以正视听……”

他读完,曹慈跪俯在地上哑声说道:“柳大人,曹家所有财产皆封存好并已造册,请如数带走就是。”

柳正又道了声:“得罪了。”手一挥让冯遂带人进宅清点。

……

查抄曹府很顺利,到次日晌午时分便已完毕,大理寺调来马车,将曹府的财产装箱,一一运往朝廷的府库,之后将曹家一众老小收监,再马不停蹄捧着账册进宫复命。

上书房内,重臣咸集。

皇帝翻了翻柳正呈上来的账册,半尺厚的线装本里面密密麻麻记载着金银珠宝、古玩字画、玉石香料……冷笑道:“曹慈忙忙碌碌一辈子,倒给朕做了嫁衣裳。”

曹慈跌倒,天子吃饱。

“朕前些日子手头紧,连修建寝陵的黄肠题凑都没舍得买呢。”自打他登基之后就开始选址修建寝陵,修修停停至今尚未完工。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