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世家子弟考科举映在月光里 > 4050(第7页)

4050(第7页)

宁毓瑛忙问何事,夏夫人简单说了事情原委,她顿了下,道:“大伯母说过,水至清则无鱼。”

“非也。”宁毓承摇头,道:“三姐姐,这句话,不能做如此解释,更不能用在此处。”

宁毓瑛不解,宁毓承并未多解释,先将今朝去万年乡所见,细细说了。

夏夫人长长叹息,宁毓瑛拽着糖藕发呆,宁毓瑶左顾右盼,脆生生道:“那些帮闲真是可恶!”

宁毓承笑了起来,摸了摸她头上的包包头,她立刻撅嘴,逃到一边去:“七哥真是讨厌,发髻歪了不好看!”

“三姐姐,上次你看到账目不对,是因为,必须给承揽活的人留有一定的利,这也可以叫在商言商,商人不会做亏本买卖。最重要的是,无法保证接手之人,不会从中捞好处,除非朝廷真能下狠手,整顿吏治。抄家杀头,照样会有贪腐之事发生。何况,他们从中攫取的利,不算太多,远超过追究换人的成本。工期要紧,做好活更重要,这两点他们都没问题,故而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宁毓瑛点着头,道:“后来我再仔细想过,朝廷与官府的事情,就是宁氏,也不宜多管,更管不着。”

宁毓承说是,“咱们府中,就不一样了。阿娘,不管大伯母三婶婶如何想,我们只做自己的事。这个规矩,本身就是大错特错,不能因为存在日久,就以为正确。首先,宁氏要善待仆从,自己多出钱粮,莫要让那些可怜的穷人去出。”

夏夫人嗔怪地道:“府中仆从的月例,比读过书私塾的先生都要高!”

宁毓承继续道:“再者,无论是孙庄头还是底下办事的仆从,要是他们觉着主家亏待了他们,他们可以不做这个差事,自行离去,宁氏绝不会拦着他们。孙庄头他们一家子都在府上当差,看来,对在府中的日子,他们很是满意。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他们日子过好了,不该朝下踩一脚。”

夏夫人犹豫了下,问道:“小七,你真要惩处他们?”

宁毓承道:“阿娘,孙庄头拿到的钱,就是按照实际的米面价钱来算,对宁氏来说,也绝对称不上多。但粮食的价钱,朝廷本就有管控,不许太高或者太便宜。出苦力的庄稼人,永远不要想着能靠种地赚到大钱,朝廷管控粮食价钱,是为了稳定民生,但对种地的人来说,又的的确确不公。他们的力气不值钱,粮食是他们的命根子。”

他说到这里,脸色陡然一沉,严肃地道:“官府如何收公粮,我已经亲眼见识过。他们身为宁氏的佃农,宁氏能护着他们一二,就绝不能允许,像是差役帮闲那般混账之人,留在府中耀武扬威,欺压弱者!”

第44章……

近段时日宁毓承稳重可靠,夏夫人在不知不觉中,会听从考虑他的意见。宁毓瑛也支持宁毓承,道:“阿娘,小七说得是,府中养着他们,反倒养出了一群混账东西。孙庄头高管事这群人,他们竟然将欺负人的事说得习以为常。说起来,他们如此嚣张,还不是印着府中纵容,府中不管,就是在助纣为虐!”

夏夫人脸色不大好看,迟疑着道:“既然如此,是不能坐视不管了。不过租子还未收完,咱们也不能突然处置他们,还是先要与你祖父大伯母他们通个气。等下小七去与你祖父说,我去找你大伯母三婶婶。”

宁毓承早就考虑到了,道了声好:“阿娘,收租其实不麻烦,只要收租的不为难人,收起来快得很。一个村子半天都能忙活完。阿娘选个会算账。办事利落干净的管事,不拘男女,全部的田租,两天都能收完。余下的租子,明早我去收。三姐姐不得空,阿瑶你跟着我一道去。”

宁毓瑶当即笑着拍掌:“好呀好呀,我跟着七哥一起去。”

宁毓瑛想了下,道:“明日我没什么要紧事,小七,我也去。”

夏夫人见三人都要去,她叮嘱了两句,便也没拦着。饭后夏夫人领着宁毓瑛宁毓瑶姐妹去了大房三房,宁毓承前去知知堂。

宁礼坤正在庭院中散步,见宁毓承走进来,他放慢脚步,问道:“租子收得如何了?”

“我上午去了田庄,下午叫上贺禄一道去了万年乡。”宁毓承道。

“万年乡?”宁礼坤脚步慢下来,疑惑地打量着宁毓承。

宁毓承说是,将在田庄与万年乡的见闻,仔细说了,“我与阿娘商议过,打算遏制住这股不正之风。孙庄头与几个前去办差的仆从,一并惩处。”

官府如何收税,府中的仆从如何收租,宁礼坤自是一清二楚。万年乡的差役收租,手段还算寻常。有些穷困之地,穷人想方设法不交租,官府自是有办法对付他们。

械斗还算轻,官府常叫上各地兵营,派兵丁前去征收,连杀带抢。朝廷对这些心知肚明,毕竟朝臣都会算账,穷乡僻壤上缴的赋税,究竟能从何而来。

宁礼坤心情很是复杂,半晌后,道:“此时由来已久,须得谨慎,免得让人说宁氏苛待仆从。”

“谁说?”宁毓承问道。

宁礼坤愣住,宁毓承继续问道:“祖父,谁会说?是世家大族,仆从,还是平民百姓?”

平时宁毓承向来温和,从未如现在这般咄咄逼人过,宁礼坤的老脸有些挂不住了。

宁氏的沉疴,跟朝廷一样,远不止这些。宁毓承的确烦了,宁氏自己府中做事都这般难,何况是外面。

“祖父要清名,总是替宁氏一族考虑。要是惩处了府中仆从,事情传出去,宁氏管束不好仆从,会让宁氏没脸。”

宁毓承暗叹一声,“祖父,宁氏的清名,不在别人如何议论,而在于事无愧。”

“于事无愧?”宁礼坤哼了声,“是问心无愧!你成日不好好读书,就知道往外面跑。”

“问心无愧。”宁毓承笑了起来,道:“问谁的心无愧?这人的心不同,比如万年乡收粮的差役,帮闲们,甚至孙庄头他们,他们以为,伸手吃拿是天经地义,是他们应得的。谁让他们高人一等,能为虎作伥,有这个本事欺压人呢?问心,他们的良心,一文不值!”

宁礼坤听得新奇,不过仔细一想,宁毓承说得倒也没错,良心有高有低,要人人都有良心,实在太难。

府中的事一出接一出,明明堂那边也脱不开身,已经有先生到了江州府,他要着手招学生,还要看着种子

的事,忙得不可开交。

宁礼坤盯着宁毓承,懊恼地道:“宁小七,你今朝去万年乡,可没做什么事吧?”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