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门口,几个穿着朴素的妇人嗑着瓜子,眼睛时不时往大堂里瞟。“听说新郎是咱们县出去的,现在在北京混得可好了。”“可不是嘛,包了整个酒店,酒全是茅台,烟都是中华。”“哎,老李家闺女命真好,找了个这么有本事的。”“你懂什么,人家姑娘自己清华硕士,在北京大公司上班,配得上!”路过的街坊听见了,插嘴道:“你们知道啥?当年崔家那小子为了护着这姑娘,挨过刀子,转学走的。”众人“嚯”了一声,眼神里多了点敬意。秋分这天的县城,阳光把四星酒店的玻被一群人簇拥着走来,老人穿着藏青色中山装,手里拄着红木拐杖,在十辆小轿车的护璃幕墙照得发亮。崔琰站在宴会厅门口整理礼花时,远远看见陈老送下格外显眼。“陈老,您怎么也来了?”崔琰赶紧迎上去,握着老人的手。“你这小子办大事,能不通知我?”陈老笑着用拐杖轻敲他的膝盖,“省城那帮后生非缠着我带他们来,说要亲眼见见‘2011年抄底格力的大神’。我说崔琰现在是顾家好男人,他们还不信,非要来喝杯喜酒求证。”他身后的张总连忙上前:“崔总别见怪,我们是真佩服您的眼光,2012年这波下跌,格力逆势涨了15,我们跟着喝了口汤,今天特意来沾沾喜气。”崔琰这才明白,省城客人是这么来的。他笑着把众人往里请,眼角瞥见李桐正被一群亲戚围住。李桐的三姑六姨们穿着崭新的花衬衫,拉着她的手夸个不停:“桐桐这婚纱真好看,城里姑娘就是洋气!”“崔琰这孩子真有本事,把县城最好的酒店都包了,咱老李家脸上都有光!”李桐的堂哥举着相机穿梭其间,嘴里念叨着“这张拍全家福,叔婶往中间站”。宴会厅另一侧,崔家的叔伯兄弟们正围着崔父喝酒。二叔端着茅台酒杯,脸红脖子粗地说:“大哥你养了个好儿子!想当年崔琰在省城读大学,咱还担心他留在城里不回来,现在倒好,在县城都能办这么风光的婚礼,连省城的老板都来捧场!”三叔接过话头:“我听说崔琰买股票赚了大钱?难怪烟是华子,酒是茅台,这排场,咱村头三十年没见过!”崔父笑着摆手,眼里的骄傲却藏不住。崔琬抱着孩子站在露台,林昭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琰琰这婚礼比我当年热闹多了。”崔琬望着楼下陆续停车的宾客,“你看那些省城来的车,车牌号都是连号的,一看就是大人物。”林昭搂着她的肩膀:“这都是崔琰自己挣来的。当年他在省城研究股票,多少人觉得他不务正业,现在谁不佩服他眼光准?”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安安和乐乐正举着喜糖,给路过的亲戚们分发,小奶音喊着“吃糖,甜”。后厨门口,崔母正和李桐母亲核对亲友名单。“崔家这边来了二十八桌,你娘家那边二十一桌,加上省城客人十桌,刚好五十九桌,幸亏包了整个酒店。”崔母数着手里的红包,“你看这红包厚度,都是心意。刚才陈老偷偷塞给孩子一个大红包,说祝双胞胎长命百岁。”李桐母亲笑着点头:“这都是孩子们有福气,遇到这么多好心人。”中午12点12分,婚礼仪式即将开始。死党四人组在后台帮崔琰整理领带,小胖突然指着监控屏幕笑:“你看省城那帮人,正围着格力的季报讨论呢,说要跟你学价值投资。”曹帅凑过去看:“他们还拿着计算器算股息率,这是把婚礼现场当投资交流会了?”崔琰无奈地笑:“别管他们,咱们准备上场。”当《婚礼进行曲》响起时,全场瞬间安静。崔琰牵着李桐走过红毯,两侧亲友的掌声震得酒店水晶灯轻轻摇晃。他眼角的余光瞥见陈老正和父亲握手,看见崔琛抱着月月给唐薇擦眼泪,看见崔琬和林昭举着手机录像,看见李桐的母亲偷偷抹着眼泪。这些画面像慢镜头在眼前闪过,比k线图上的任何一根阳线都更让他心动。敬酒环节成了小型投资研讨会。省城来的客人们围着崔琰问个不停:“崔总,白酒股您怎么看?茅台这走势能长期持有吗?”“下半年市场会不会继续跌?除了格力,还有哪些蓝筹股值得关注?”崔琰耐心解答,李桐在一旁笑着补充:“他最近天天看白酒股报告,说这东西越陈越香,跟咱们的日子似的。”众人听了都笑起来,张总举杯道:“说得好!生活和投资一样,选对了人,选对了股,就能细水长流!”宴席后,宾客渐渐散去。李桐不肯住酒店,只能安排车带着家人一起返回乡下的老家,那里才是自己的家。崔琰抱着微醺的李桐回到三楼的套房。窗外传来亲戚们收拾东西的笑声。李桐手指划过床头的婚纱照,轻声说:“今天叔叔跟我说,当年你高二转学时,他偷偷给你塞了五百块生活费,怕你在省城受委屈。”崔琰愣了愣,突然想起那些省吃俭用的日子,眼眶有些发热。“你看,生活就像投资。”李桐靠在他怀里,声音温柔,“当年你在省城默默研究股票,就像在播种;现在婚礼上的热闹,就像收获的季节。但最重要的不是赚了多少钱,办了多大的婚礼,而是这些陪你走过风雨的人。”崔琰低头吻她的额头,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床头柜上两人的婚纱照。他突然明白,自己最成功的投资从来不是格力股票,而是身边这个笑眼弯弯的姑娘,是那些在露台上喝酒的兄弟,是捧着茅台夸赞他的叔伯,是千里迢迢来沾喜气的省城朋友。这些人才是生活里最稳健的“蓝筹股”,用真心分红,用陪伴增值,让每个平凡的日子都闪闪发光。:()上学工作和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