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根值得抱的大腿。
陶乐在心底鉴定完毕,轻声说:“稀会长说笑了,我是海市人,能为家乡做贡献高兴来不及,怎么会嫌麻烦?”
稀瑶箐笑了。
她说:“感谢你,陶乐同学。”
叫什么全名,也太见外了,陶乐心里打着某些不可言说的小九九,想再说点什么拉进和稀瑶箐关系的时候,一道突然响起的高声打断了她。
“稀丫头!”
几个白胡子花头发的叔伯辈人士推开大门走进来,瞧某种神奇生物似的看陶乐:“这小姑娘就是稀丫头你找来的高人?”
“年纪太小了。”
“一看就没下过墓。”
“她能懂那些东西吗,该不会是稀丫头随便找来糊弄咱们的吧?”
“试试不就知道了。”
几人自认为说话音量很小,其实对话内容被陶乐听得清清楚楚。
陶乐:“。。。。。。”
稀瑶箐无奈:“宋爷爷,我不是说让你们等等,待会儿再带人过来找你们。”
姓宋的专家吹胡子瞪眼:“人都到了还等什么,赶紧走!别说的咱们很有空闲似的。。。。。”
稀瑶箐只好征询地看向陶乐,陶乐点点头,被一群老专家围着,急吼吼地叫嚷要带她去看古代文物,不得不说是种十分新奇的体验。
推开房间大门,迎面而来一股混合着檀香、陈纸与金属锈蚀的气味。
室内没有窗户,头顶的恒温系统发出细微嗡鸣。
白色的射灯照射在每一件上面,表面泛着淡淡黄斑的玉器,刻着浮雕的银质八角盒,仿佛狂风一吹便要破碎的土树皮衣。。。。。。十余件文物安置在防弹玻璃罩里,像是一座微型的文明坟场。
作为一名曾经的考古系学生,父母从事相关行业,陶乐从小到大出入过许多次这样的场合,感觉并不陌生。
只是。。。。。。文物会不会太少了点?
在场的文物好像没有哪一件有比较高的收藏价值,不太符合这群人大动干戈的表现。
专家们不动,无数双眼睛盯着她。
陶乐走上前,粗粗一扫,简单道出各个器物的朝代来历说,才说:“它们不属于北宋时期,稀会长,您请我来究竟是想让我帮忙鉴定哪个朝代的文物呢?”
稀瑶箐有些不好意思,她转向宋鹤年:“宋爷爷你们就别对陶乐同学卖关子了。”
宋鹤年满意地点点头,挺好,小姑娘肚里有货,不是他以为的绣花枕头。
“来。”他朝陶乐招招手,递给她一副特殊眼镜,示意她戴上。
陶乐不明所以的穿戴好眼镜,然后看见宋鹤年掏出一个遥控器按了下,接着眼前缓缓浮现出一座灰色石碑,碑身在全息投影下每一处清晰可见。
视角拉近,甚至能看到碑面上千年风化的裂痕。
墓碑高约三米,宽约一米半,厚半米,墓碑两面雕刻着栩栩如生的蛟龙图案。
宋鹤年:“这是扫描留下的影像,墓碑还在原址,不清楚主人是谁考古队不敢随便挪动。小同学你能从上头看出什么吗?”
陶乐走上前,仔细查看悬浮的石碑,“这是。。。。。。”
“完颜娄室神道碑?”